-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端粒与端粒酶的研究-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 hys ics
2009, 36(10): 1233~ 1238
粒与 粒酶的研究
—解读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2009
钟天映 陈媛媛 毕利军*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结构与分子生物学中心,北京100 10 1)
摘要 三位美国科学家(Elizabeth H. Blackburn, Carol W. Greider 和Jack W. Szostak) 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
的”获得了2009 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 染色体有保护作用,而端粒酶能合成端粒,
使得端粒的长度和结构得以稳定 研究发现,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与细胞的寿命以及很多疾病发生直接相关 随着研究的
不断深入,实现合理控制端粒的长度和端粒酶活性成为可能,这将有助于攻克医学领域 “癌症、特定遗传病和衰老”三个重
要领域的难题,有望研究开发出潜在的新疗法
关键词 端粒,端粒酶,衰老,癌症
学科分类号 Q71 DOI: 10.3724/SP.J.1206.2009.00606
2009 10 月5 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
端粒
委员会宣布将2009 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授予3 位 细胞
美国科学家伊丽莎 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H.
Blackburn), 卡萝尔·格雷德(Carol W. Greider) 和杰
克·绍斯塔克(Jack W. Szostak) ,以表彰他们 “发现
” 染色体
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 在染色体的
末端部分有一个像帽子一样的特殊结构,这就是端
粒( 图1) Blackburn 和Szostak 发现端粒的一段特
[1] 而
殊DNA 序列能使染色体不被降 , Greider 和
3忆
——
Blackburn 则找到了帮助端粒合成的分子—端粒 5忆
酶[2] 他们的发现阐明了端粒酶的作用———使端粒
端粒
的长度和结构得以稳定,从而保护染色体 细胞随
着端粒的变短而衰老,而当端粒酶的活性足以维护
端粒的长度时,细胞将会延迟衰老 在癌细胞得到 Fig. 1 The telomeres forms caps at the ends of
chromosomesNobel Prize
永生性这一过程中,端粒酶的激活起了非常重要的
图 端粒在染色体末端形成帽子结构Nobel Prize
1
作用 相反,一些遗传病正是由于端粒酶的活性缺
端粒含有特定的DNA 重复序列,不同物种间这段DNA 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