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之病句修改.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之病句修改

中考语文——病句修改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常见语病类型 1.成分残缺。 主要有缺主语或缺谓语或缺宾语或必要的修饰限制语。 例1:通过这次才艺大赛,使我们增长了才能,陶冶了情操。(缺主语,多用了介词或介宾结构,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应去掉“通过”或“使”。) 例2:我们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缺谓语,句末加上“而奋斗”) 例3:市政府严肃处理了水泥厂擅自提价。(缺宾语,句末补上“的做法”才通顺。) 例4:细菌是有害的。(缺必要的限制语,应加上“有些”) 2.成分赘余。常见的情况有:语法成分重复,语意堆砌。 例1:学校里出现了空前的前所未有的植树热潮。”(“空前的”“前所未有”语意重复,其他如“忍俊不禁地笑起来”“显得相形见绌”“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例2: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语意堆砌 ,“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例3:走近美丽的丹阳中学,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停下脚步和驻足意思重复,删除一个)。 3.搭配不当。主要有主谓、动宾、定语与中心语、状语与中心语等搭配不当。 例1: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主谓搭配不当,“月光”不会发出声响。) 例2:我们的校长常常接待许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动宾搭配不当,宾语是并列的两项,“接待”可和“来访”搭配,删去“和来信”。) 例3:秋天的香山是个美丽的季节。(主宾不搭配,可把“季节”改为“地方”)。 例4:这次大会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例:5: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也”改为“就”。 关联词如果错用、滥用、配对不当、省略不当等都会造成病句) 4.并列不当 例1:商店里摆满香蕉、梨、苹果、萝卜等许多水果。 例2:参加这项活动的都是共青团员和中学生。 5.前后矛盾(一面与两面前后不对应。) 例1: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中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肯定的前提推出不肯定的结论。应删去“否”字。) 例2: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前面的主语是正反两面的意思,后面的宾语只有正面一面的意思,前后不对应。) 例3: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以上。(“至少”和“以上”矛盾) 6.否定误用。 例1:难道能否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不是我们的责任吗?(否定的反问表示的是肯定的意思。应删去“能否”。) 例2:春运期间,为防止类似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加大了监管与督查力度。(“防止”“不发生”,意思变成“要发生”,去掉“不”) 7.语序不当。主要有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主客体颠倒;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1:我们要学会研究问题和调查问题。(“调查问题”应在“研究问题”之前。) 例2: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应改为“展出了刚出土的几千年前的文物”。) 例3:她做了两个丈夫喜欢的菜。(宾语的修饰语语序不当,产生了歧义,出现了“两个丈夫”的语义不清的错误,应把“两个”调到“菜”的前面。) 例4:这里的情况,对于我们已经很熟悉。(主客体颠倒) 例5: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8.用词不当。包括词性使用不当,词义使用不当,词的感情色彩使用不当等等。 例1:这次试验能否成功,还是个怀疑。(动词“怀疑”误用作名词,应改为“疑问”) 例2:今年的产量减少了一倍。(数量减少不能用倍数,应改为“一半”或“百分之五十”) 例3: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处心积虑”词语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再如:“十一”期间,滔滔不绝的游客使庐山风景区热闹非凡。) 9.句式杂糅:把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杂糅在一句之中,造成结构混乱,意思不清。 例1:童话《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例2: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杂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例3: 10.不合逻辑。在表述中,或违反人们的逻辑思维,或违背客观现实情况,或前后矛盾,或顾此失彼等,造成不合逻辑。 例1:深蓝的夜空明月高照,繁星密布。(明月高照时是不可能出现“繁星密布”的情形,应是“月朗星稀”。) 例2: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