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孩子的科学与艺术演示文稿.pptVIP

学习教育孩子的科学与艺术演示文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过度的保护和溺爱带来孩子的无能 、任性和无情 例1:张X,男,大二,母亲对其百般呵护,由于不上班,注意力全在孩子身上,包括穿什麽衣服,做什麽事情等等,一举一动都要过问。考不上大学后人际关系很差,不会照顾自己,因而患上了强迫性神经官能症,现休学在家。 学习教育孩子的科学与艺术 教育孩子从来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尤其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我们更是把它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孩子既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也是每个家庭的快乐之源。我们把未来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有一个美好的前途,希望他们生活得更快乐、更幸福,可以说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爱孩子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但如果只知道爱,是远远不够的。正如高尔基所说,“那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人只所以异于其他动物,就在于人懂得教育自己的后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于亲情的纽带,使家庭教育具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能取代的地位和作用。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说过:“儿童最初经历的教育是由家长而不是学校提供的,这些活动在婴儿期就开始了。” 我们需要充分认识早期教育和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的重要性。 孩子成为什麽样的人,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至关重要。在教育子女中怎样才能做到得法、巧妙、自然呢?怎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呢?凭我们自己的感觉,凭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学来的方法是非常有限的,或者是效果不好的。这就需要我们去学习、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与艺术。 1、家庭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主要表现 1、家庭的自然结构。完整的与不完整的家庭、和睦与不和睦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截然不同; 2、家庭的人际关系。孩子从与家人相处中得到的经验,迁移到与其他人的交往中; 3、家庭的教养方式。情感温暖、拒绝态度、过多保护。 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曾对中、美、日三国数千名学生进行了一项“你最尊敬的人是谁”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日本:爸爸 妈妈 美国:爸爸 球星 妈妈 中国:父母没有出现在前十名 原因何在:中国父母对孩子的付出少? 答案:1、父母“灯下黑” 2、孩子“蜜中苦” 1、父母的“灯下黑”:一盏灯纵然光芒四射,灯座下总有一块照不到的地方。目前,伦理教育和家庭德育处在薄弱环节,父母享乐有余,榜样的形象不足,寄予子女成龙成风的期望,在自身却不去做,造成孩子对父母这“第一任老师”在自己心中失重又失位。如教育孩子要文明礼貌,自己在生气时却粗话连篇。 2、孩子的“蜜中苦”:独生子女家庭,三代人的“四二一”倒金字塔结构,孩子处在最底端,承受着几代长辈的服侍与呵护。应有尽有的家居设施让孩子足不出户,壁垒森严的防盗门窗把友伴拒之门外,考试竞争的公布令孩子战战兢兢,蜜罐式的生活使孩子不觉其甜反觉其苦。“湖北一个10岁独生男孩因母亲没为他买零食而服毒自尽”。父母与祖父母的教育方式的差异,让孩子产生错觉。 3、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一位女中学生经常听母亲讲:“世上的男人没有几个是好的,接触男人要小心。”从初三开始,她见了男性便不由自主地将目光移向“不该看的部位”,由此产生了罪恶感,不敢出门,甚至想弄瞎自己的眼睛。患上了强迫性神经症。 案例 4、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您同意吗? 在民主的家庭里,孩子学会尊重; 在进取的家庭里,孩子学会奋发; 在平静的家庭里,孩子学会淡泊; 在放任的家庭里,孩子学会放荡; 在平庸的家庭里,孩子学会自卑; 在争斗的家庭里,孩子学会仇视。 4、教育孩子需要 避免以下误区 一、过高的期望会毁了孩子的前程 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不仅不会促进孩子的成长,还会扭曲孩子的心灵,造成终身的阴影,甚至会导致悲剧。 例1:常X 男 从小聪明伶俐,学习优秀。爸爸妈妈期望儿子将来上清华、北大 ,平时就把儿子视为全家的重点保护对象,告诉两个姐姐要把家务包下来,不让儿子做,以保证他有足够的时间学习。但一旦学习成绩差一点,就严厉批评。导致他生活上依赖家人,没有任何能力;学习上压力沉重,忧心忡忡,生怕考不好,没法向家人交代。由于在这种畸形的环境中成长,最后初中还没毕业,就辍学回家。今年已35岁,还要依靠父母的照顾,一不如意就大打出手。每天心情极坏经常埋怨家人不理解、不帮助他,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被诊断为“边缘性人格障碍”。 例2:张xx:父母亲租房子来到省城,今年上初二,家长发现孩子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