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庆中考历史范围提纲.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重庆中考历史范围提纲 一、上册第五章 两宋时期的重庆 第1学习内容 宋代重庆地区经济的发展 一、重庆的得名 (1)公元583年,巴郡改称渝州。(2)公元1102年,宋徽宗改渝州为恭州。(3)公元1189年,宋光宗下令改恭州为重庆府。重庆得名至今已有800余年 二、宋代重庆地区经济的发展 1、农业 (1)宋代重庆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梯田的大量修建。例如:合州地区的人们将坡土改造成梯田,等到打雷下雨,便积水插秧,因此当地俗称梯田为雷鸣田。(2)重庆地区气候适宜,许多地方已种植早稻和中稻;不宜种稻的地方,则种小麦和大麦等旱地粮食作物。(3)南平军一带也因大量汉人迁入开垦,农业很快发展起来。(4)合州还是荔枝的重要产地 2、手工业 (1)纺织业:进贡布匹的地区,除了唐代的渝州,宋代还增加了昌州;上贡丝织品的地方,也由唐代的昌州一州增加到昌州、渝州、南平军三个军州 (2)茶叶:合州的“水南茶”与久负盛名的雅安蒙顶茶一样驰名。南平军因生产茶而成为宋朝与南方少数民族进行茶马互市的一个重要地点 (3)制瓷业:生产一种黑斑釉瓷器。宋涂山窑是当时重庆生产这种黑釉瓷的重要产区 (4)造船业:合州是造船中心,南宋时,四川打造的运马匹的马船,大部分是合州制造的 3、宋代重庆地区经济的发展 (1)商业: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增多,商业迅速发展起来。在此期间一批农村集镇涌现出来,其规模超过当时巴蜀经济最发达的成都府路 (2)交通:渝州、合州、万州、南平军等都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第2学习内容 宋蒙在重庆的争夺 1、王坚:(1)1254年,钓鱼城守将王坚在击退蒙古军队后被任命为合州知州,大筑钓鱼城。(2)1259年,王坚率领官兵百姓抵抗蒙古军,保卫钓鱼城,取得胜利 2、余玠:创建山城防御体系,下令在地势险要、凭江临河的山上建立城寨,并把州县治地迁入其中 3、张珏:(1)1263年张珏继任合州知州,成为坚守钓鱼城的主将。被誉为“四川虓将”。(2)1278年,张珏被俘 4、上官夔:1275年,上官夔在天生城大战元将杨文安,最终力战而死 5、王立:1279年,王立以保全全城军民生命为条件率众降元,结束了36年的抗元历史 第3学习内容 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 1、涪陵易学 (1)涪陵是宋代易学的研究中心。 (2)程颐标点并注释《易经》,完成《伊川易传》。 (3)谯定形成“涪陵学派”,有“程门大宗”的盛誉。 (2)巴川学者阳枋,扩大了涪陵易学的传播 2、石刻 (1)大足北山石刻:唐昌州刺史韦君靖于公元892年首先在这里开凿佛像,直到公元1142年终凿,历时250年,有石刻造像264个藏菩和阿弥陀佛。 (2)大足宝顶山石刻:①“华严三圣”“千手观音”“释迦牟尼像”等主要代表;②还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代表有《父母恩重经变像》《养鸡女》《牧牛图》等作品。(3)潼南大佛:始凿于唐咸通年间,到南宋初(1127年)才凿成 3、白鹤梁 水下碑林白鹤梁。梁上主要为宋代题刻。白鹤梁因其历史悠久、水下碑文众多、题记内容丰富被誉为“水下碑林”,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称。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 第1学习内容 战时首都与中华民国陪都 重庆建市1929年2月15日,重庆正式建市,第一任市长潘文华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12月1日,正式在重庆办公。 从此,重庆成为中国抗战时期的首都,成为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 重庆陪都 1939年5月5日,国民政府将重庆升格为行政院直属的特别市。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明确规定重庆为中华民国陪都,直到1949年4月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被推翻,重庆作为陪都的历史才宣告结束 第2学习内容 中国经济的脊梁 沿海工厂的内迁和重庆工业的发展 (1)抗战时期,大批工厂从沿海和省外其他城市迁入重庆(即内迁工厂),不仅成为战时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还奠定了战后重庆经济发展的基础。 (2)我国抗战时期的“金三角”是以重庆城为中心,由合川、长寿、江津等地构成。 (3)在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工业区中,重庆是唯一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区,集中了我国抗战时工业经济的命脉。 (4) 抗战时期的全国两大军火生产基地是太原和重庆,太原沦陷后,全国抗战所需的枪支弹药,主要依靠重庆供给 商业、金融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 抗战时期,重庆成为全国商业中心、对外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以及长江、嘉陵江航运中心 四大家族在重庆的经济掠夺 抗战后期,重庆经济濒于崩溃,一方面是由于日军侵略东南亚,更主要还是因为四大家族进行经济掠夺,阻碍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第3学习内容 重庆大轰炸 概况 抗日战争期间,从 1938 年到 1944年,日本帝国主义对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