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交通工具的更新 1、交通工具概念 ——人们出行和物资运输的工具 2、交通工具更新 合作探究2 (1)①清政府中顽固势力认为修铁路扰民,导致失业,便于列强运兵,雇洋人修路导致白银外流;②资金和技术的缺乏;③受封建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④外国列强的阻扰和侵略;⑤农民阶级受落后生产方式的限制,盲目排外。 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变化:旧中国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阻扰,铁路运输业发展缓慢; 新中国铁路发展迅速,形成了全新的铁路网运格局。 (3)启示: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材料题答案: (1)扬气:始创于扬州盐商的一种奢靡生活风气。(3分) 影响:冲击了儒家的正统思想;传统的俭朴观念发生变化。(2分) (2)洋气:西方式生活时尚。(2分) 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4分) (3)进步:19世纪后期,中国人被动接受西方文化和简单模仿西方生活方式;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融入世界。(4分) (4)因素:时代特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外来影响。(3分) 3.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4.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A.1998--1900年 B.1901--1911年 C.1912--1927年 D.1928--1937年 5. 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6.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1、中国古代通信以什么方式为主? 2、中国近代邮政通信事业始于何时? 3、中国有线电报的开端是? 4、无线电报开创于何时? 5、电话何时传入中国? 6、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始于何时? 驿站和民信局 1866年 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 1906年 1882年 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 1、中国最早出现的广播电台是? 2、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 3、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是? 4、电影事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5、中国人自制的第一部电影是? 6、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是? 7、四大媒介指的是? 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 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在上海开播 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上海新新公司创办 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 《定军山》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 提示: 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但侧重点不同: 报刊最主要的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 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互联网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5.社会史观研究历史 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07广东】法国著名史学家雅克·勒高夫《新史学》中认为:“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而且还是…习俗史” 。 请结合材料的观点,分析新中国建立的影响。 新中国的建立,带来婚葬礼俗的改革:土葬为火葬,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时尚,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社会风气的转变。 * * *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卢米埃尔兄弟 考点2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考点3. 大众传媒的发展 考点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考试说明 2.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四个阶段:1840鸦片战争、1912中华民国成立、1949新中国成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1.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衣食住行)和社会习俗(婚嫁丧礼) 3.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与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社会生活是建立在经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年中考政治时政复习:2017年5—12月时事政治.doc
- 2018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热点928个大气重污染研究团队进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doc
- 2018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热点72017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doc
- 2018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复习:民生之“兴”篇.ppt
- 2018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复习资料.docx
- 2018年中考政治专题复习:初中政治图表.ppt
- 2018年中考政治专题复习:民生问题.ppt
- 2018年中考政治专题复习:生命和健康的权利.ppt
- 2018年中考政治专题复习:生态建设.ppt
- 2018年中考政治专题复习:粤教版思想品德知识点总结(共119张).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