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二、文言文阅读
考试说明: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浅易”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的程度。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解析】
1.常见文言实词。所谓常见,是指实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范围包括文言文中的常用字和次常用字,主要包括考纲上所列举的120个实词,还包括初高中课本及学生尚未接触到的文化经典中经常出现的实词。
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判定常见实词的含义。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复词等,其中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的考查是重点。其庐之入。竭尽
(2)联想推断法
①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听:准许(联想课文《陈情表》中的句子:听臣微志)
②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掩饰。(联想成语“文过饰非” )
(3)语法(词性)推断法
①划分句子成分法
“信义著于四海”(“信义”作主语,可判断“信”是名词,作“信用”讲)
“烟涛微茫信难求”(状语,确实)
“楚王贪而信张仪”(谓语,信任)
②看搭配
“辍耕之垄上”(“之”后接表地点的“垄上”,很明显,“之”在这里只能译成动词“到”才能与之搭配)
(4)邻字(双音词)推断法 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年幼
(5)字形推断法(形旁推义) 将有事于西畴。田地 ;平民虽平价不能籴。买进粮食
(6)语境推断法 ①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险固的地方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
③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
④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认为……少;认为……轻,轻视
【真题示例】
【示例 1】(2014 江苏 第6题)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且求中以益己??益:充实??? B.吾子无以韩责我??责:指责
C.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攻:加固??D.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爱:吝啬
【答案】B
【解析】指责,是望文生义的解释,无以韩责我句,是由前文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而来,释为要求。
【评】在今年出台的《考试说明》中,此题有解释题,。不过在120个实词的备考中,此题只出现了其中的一个词——爱。120个实词”这个概念已沉入历史,今天的考生应知多识广才是。
【示例2】(2013 江苏 第5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父不愿其然 然:这样 B.及即尊位 及:等到
C.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制:节制 D.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 诫:警告
【答案】C
【解析】“疾满百日当解禄”,请病假满一百天应当解除俸禄,这本是一项制度,所以“制”,应释为“制度、规定”。
【评点】在此题中,只有“及”字是120个实词中的,能解读其它实词,可谓是真正能力的体现。
A.塾师疑其惮
我向来不惮以最坏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必修五P77
裨
C.岁以大稔(rěn) ????
河内凶 延伸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必修四P12 ; 岁则大孰(熟)《鲁周公世家》《史记选读》P23
比较: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谂知:shěn,知道,知悉。谂,知悉。谂熟:shěn十分熟悉。熟稔:rěn十分熟悉
归
吾妻来归 归有光《项脊轩志》必修五P48;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考点解析】
所谓常见文言虚词,指文言文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代词、副词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18个文言虚词是高考的考查范围。所谓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就是说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同时用法也不同。【答案】B
【解析】断定其字的用法,可从语法上解决,如其实其人其礼,其字后都是名词,而其详读之则不然,所以选B项。A、C、D 三项中的其字作那些那讲,代词;B项中的其是祈使语气的副词,可译作一定,同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中的其。
【评点】此题专考其字的用法,而不是多个虚词的用法,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不难为考生的,体现命题人的胸怀的。
虚实不分
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应加以辨别。如“适”,在“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中,作动词,出嫁;在“余自齐安身行适临汝”中,作动词,往、到;而然“适大病,不解行”中,作副词,译为“恰好”。再如,“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中的“以”字,如果按虚词“把”或“用”来解释显然不合情理,只有依据语境讲成“率领”才符合当时诸侯之间的实情。以今释古
有些虚词,古今用法是不同的,如果不够注意就会理解失误。如“所以”,今天是表示结果的连词,而在古代却用法多样,如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表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范进中举》课件.pptx
- 2018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差不多先生传》课件.pptx
- 2018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纪念白求恩》课件.pptx
- 2018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老王》课件.pptx
- 2018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课件.pptx
- 2018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课件.pptx
- 2018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风波》课件.pptx
- 2018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左传》两篇——子鱼论战》课件.pptx
- 2018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pptx
- 2018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李将军列传(节选)》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