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的经济泡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欧的经济泡沫

在中国,某一派的人士总是喜欢用东欧来说事,动不动就把东欧说得人间少有,举世无双,好像是中国必须效仿的理想国模式。前几年,大概是2003年以后,到危机2007年前,东欧经济“飞速发展”,令这些人士欣喜若狂,大力鼓吹政治制度的正确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如何如何。当时听到这些话,笔者只是冷笑两声,东欧的经济泡沫,不过是靠债务投资推动而已,过两年泡沫一破,看你这帮人还可不可以到处忽悠。 前几年,也就是2003-2007年(有的国家是2002年起甚至90年代末起),东欧经济确实从纸面上看起来令人眼花缭乱,芳心如鹿。很多国家的增长率达到了8-9%,甚至有的还超过了10%(比如人口220万,睡在北极熊旁边的波罗的海小国拉脱维亚)。到这个繁盛时代的晚期,因为大量来自于西欧的资金蜂拥而入,带动了工资成本的增长,导致了本地技术工人的短缺,甚至出现已经出国打工的东欧人,从西欧国家向原出生国回流的情形,比如说在英国混得还不错的波兰管子工移民。(当然,危机之后更多的管子工回老家了,原因是找不到工作。) 这种大规模的资金流入,包括股权投资和西欧银行或分支机构的贷款,带来了房地产和股市的蓬勃,甚至出现了一些东欧国家的房产(如捷克首都布拉格),敢向西欧的大都市叫板的现象。不过这种不现实的幻梦总有要破灭的一天,不要以为东欧出现的问题,是在西方金融危机总爆发如雷曼破产、英国银行出现问题之后才出现,其实在2008年的年初,东欧经济已经开始险象环生。 而现在西方金融危机,自然是加重了东欧的痛苦。于是就有另一派人士跑出来,打快板书,不光是嘲笑东欧之前的吹气雷锋的丑态,而且还把他们不喜欢的所谓西方式的民主自由拿出来数落一通。 但这种看法也颇为偏颇。虽然说东欧一些国家的民主自由制度,和以前的非民主自由制度所搞出来的政府,在贪污腐化、勾结黑帮犯罪、办事拖沓冗长等等方面,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可以所说半斤八两。但把东欧前几年经济发展的虚幻和今天的破灭,简单得归咎于其政治制度,也是不对的。东欧的问题,主要倒不是政治制度使然,而是要归咎于他们采取了华盛顿共识的经济政策。而这其中的资本账户开放和货币自由兑换,可以说是最大的两个问题。 还有,在看东欧问题时,切忌把那么大的东欧看成一块。其实中东欧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国于国之间的差异也颇大,必须分开来看。 东欧今天的危机,可以简单的说,就是一个次贷危机。美国的危机是因为把钱贷给了没有还款能力的家庭,而东欧的危机是因为把钱贷给了没有还款能力的国家和这些国家的家庭。更直观的比喻,就是你把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加上之后的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你就得到今天的东欧危机。 在看清楚东欧的问题的时候,先要了解东欧确实有一些好的因素,对前几年的发展,有实质意义的帮助。 其中第一个因素就是10个东欧国家先后加入了欧盟,导致了其政治上和经济上,似乎有了更好的稳定性靠山。其实这个因素比较好理解,就是拿香港和新加坡比较,同样的两个小经济体,一个是傍上了老大,成为一个大经济体中的一员,另一个是自己更大程度上独立在外面打拼,自然经济稳定性大不相同。 正是因为欧盟的原因,这些国家在投资评级(该国政府和企业单位发行债券的安全性评级)上的国家信用度基准有所提高,投资者评价的风险基数降低,从而导致吸引资金成本(借债的利率水平)在2004-2007年降低。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东欧的劳动力相比西欧要便宜,而且素质不错。这个因素导致了制造业从西欧转移到中东欧,比如在波兰、捷克的出口加工业,针对西欧进行出口加工。 第三个因素自然就是从计划经济下释放出来的一些私人创业潜力,导致了大批中小私人企业家的兴起,给东欧的经济发展带来潜力。 从这里看,东欧的经济结构和开发改革后的中国,似乎有非常类似之处。但是在具体经济政策上,有很大的不同。 在货币政策上,中国是一个主权大国,维持自己的独立货币是国家主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东欧这些小国家来说,就完全不同。因为大家对未来的设想,就是要去加入欧元区,根本就不需要自己的货币。因此从来就不重视自己的货币政策,而且小国头脑,别人说什么是什么,特别是美国老师的话更要听,自然对资金开放采取了一个合乎“华盛顿共识”的完全开放的做法。 东欧的国家在货币问题上,第一类是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已经加入了欧元区;第二类是保加利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币值和欧元挂钩;第三类是所谓的东欧大国,如波兰、捷克、罗马尼亚、乌克兰和匈牙利,算是货币相对于欧元还有较自由的浮动。 对没有加入欧元区的国家,是因为同志尚需努力,还在尽量创造条件。但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革命成功的最终目标是把自己的货币扔进马桶,现在的自己的货币不过是个暂时阶段而已。 而华盛顿共识的另一个看法,就是发展中的国家“缺乏资本”,要由西方国家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