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汪清县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汪清县普通高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4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游京师,献书于平章②不忽木,大奇之,辟为礼部令史,乃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也。”及为丞相椽,选授堂邑县尹。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首毁淫祠③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痰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元史·列传六十二·张养浩传》)
【注】①楮(chǔ)币:元代发行的一种纸币。②平章:元代官职,职权类似宰相。③淫祠:在正神(谷神、土神等)以外滥设的神祠,如供奉“狐仙”“蛇妖”等的祠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游京师,献书于平章不忽木 游:游学sj.fjjy.org
B.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纳:上交
C.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 昏:模糊不清sj.fjjy.org
D.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窃:盗窃
2.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张养浩“为官能为民着想”的一组是(3分) ( ) ①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②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
③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
④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⑤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
⑥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②④⑤ D.①②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张养浩从小就讲道义,不忽木来看望他,他和家人恭敬地迎接;做县尹时,官舍不好也不计较;对做过盗贼的人和李虎这样的暴戾之人都能用宽容去感化他们。
B.张养浩把钱财看得很淡,做御史台时两袖清风;调任陕西时,把家里的所有东西都送给了乡里贫困的人;还常拿自己的钱赈济百姓。
C.张养浩往陕西赴任的途中,到华山祷雨,结果“一雨二日”,到官后又求雨,结果大雨如注。这些事虽带有迷信色彩,但可见他心里装着老百姓。
D.张养浩为官清廉,心系百姓,也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戴,他调离堂邑十年之后,当地群众仍为他竖碑颂德;他去世以后,百姓悲哀得如失去父母。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2)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
(二)古代诗歌阅读(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秋斋即事
许棐
桂香吹过中秋了,菊傍重阳未肯开。
几日铜瓶无可浸,赚他饥蝶入窗来。
? 【注】了:结束。铜瓶:这里指花瓶。浸:泡、栽,指栽花。
5.诗的前两句写景,是如何表现时令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绪?(8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保定市高三期末调研考试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 2013年北京东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
- 2013年北京朝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doc
- 2013年嘉定区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地理试题及答案.doc
- 2013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 2013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
- 2013年保定市高三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2013年保定市高三期末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
- 2013年崇明县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地理试题及答案.doc
- 2013年广东省茂名市一模文科综合试题答案.doc
- 2014届汪清县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英语试题及答案.doc
- 2014届汪清县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及答案.doc
- 201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
- 2014届沈阳市实验中学北校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
- 2014届沈阳市实验中学北校高三12月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 2014届沈阳市实验中学北校高三12月月考政治试题及答案.doc
- 2014届沈阳市实验中学北校高三12月月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 2014届沈阳市实验中学北校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及答案.doc
- 2014届沈阳市实验中学北校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2014届沈阳市实验中学北校高三12月月考英语试题及答案.doc
最近下载
- 400字作文稿纸A4打印模板-400字作文稿纸[参考].doc VIP
- 物业三标体系培训.pptx VIP
- 7838G_Ren Jiansheng LD-Parex芳烃联合装置工程变化_04_20.pdf VIP
-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ppt VIP
- 《电子商务实务》课程标准.doc VIP
- PCS-9621_120189站用接地变保护装置说明书.doc VIP
- 2024甘肃武威凉州区发放镇招聘专业化管理的大学生村文书历年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秋新版)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 党员转正申请书范文3篇.doc VIP
- 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