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products)并不是供人们最终使用的产品,他们是在生产各阶段中投入生产的产品或劳务,还须经过若干次加工才能成为最终产品。因此最终产品的价值,已经包括了为制造它而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如果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把中间产品的价值也包括在内,必然产生重复计算产值的情况。 例如,矿工开采铁矿石以后,矿业主将它卖给钢铁公司。该公司将铁矿石冶炼成钢并卖给机器制造公司,假定由它制成小汽车卖给消费者。按最终产品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就不能将铁矿石的价值、钢的价值和小汽车的价值加在一起计算,因为这样一来,铁矿石的价值重复计算三次,钢的价值重复计算两次,只能是计算最终产品小汽车的价值。由于最终产品的价值包括所用的原料、劳动和其他生产劳务的全部价值在内,一年之中,任何中间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值必然会表现在最终产品之中。企业购置的机器之类的生产资料,不像原材料那样直接地加入到最终产品中去,因此只是当这些机器和其他生产资料达到它们的最终使用者手中时才计算在国内生产总值中。 四、对恒等式的说明 (1)恒等式只是在假设条件下,根据储蓄与投资的定义得出的 (2)恒等式是对整个经济而言,而不是针对某个人或某个企业而言 (3)恒等式是对国民经济运行的统计分析,是事后的实际发生的国民收入均衡;是按照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是对“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公式的深化推导。而后面章节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所讲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是事前均衡,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这两者不是一回事。 1、假定某经济社会有A、B、C三个厂商,A厂商年产出5000美元,卖给B、C和消费者。其中B买A的产出200美元,C买2000美元,其余2800美元卖给消费者。B年产出500美元,直接卖给消费者,C年产6000美元,其中3000美元由A买,其余由消费者买。 (1)假定投入在生产中用光,计算价值增加; (2)计算GDP为多少; (3)如果只有C有500美元折旧,计算国民收入。 (1)A厂商的价值增加:5000-3000=2000(美元) B厂商的价值增加:500-200=300(美元) C厂商的价值增加:6000-2000=4000(美元) 总价值增加=(5000-3000)+(500-200)+(6000-2000)=6300(美元) (2)最终产品法:GDP=2800+500+(6000-3000) =6300(美元) (3)由于仅存在折旧,所以 国民收入=GDP-折旧费=6300-500=5800(美元) 2、假设在下表中给出的是某国某年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要求计算: (1)国民收入; (2)国内生产净值; (3)国内生产总值; (4)个人收入; (5)个人可支配收入; (6)个人储蓄。 (1)国民收入=雇员薪金+企业利息支付+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1866.6+264.9+34.1+164.8+120.8=2451.2 (2)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2451.2+266.3=2717.5 (3)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折旧=2717.5+356.4=3073.9 (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红利=2451.2-164.8-253.9+374.5+66.4=2563.4 (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消费者支付的利息=2563.4-402.1-64.4=2096.9 (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消费支出=2096.9-1991.9=105 3、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万元),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 解: (1)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4100-3800=300 (2)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外国储蓄=300+(-200)+100=200 (3)政府支出=国内生产总值-投资-消费-净出口=5000-200-3800-(-100)=1100 * 2、两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构成: ⑴从支出角度看,由于把企业库存作为存货投资,因此, 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支出+投资支出 ≡消费+投资 用代码表示:即 Y=C+I ⑵从收入角度看,由于把利润看作最终产品卖价超过工资、利息与租金的余额,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总收入,总收入的的一部分用作消费,另一部分则当作储蓄。于是,从供给看的国民收入构成为: 国民收入≡产值的总和 ≡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总和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