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先熔教授简介-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PDF

罗先熔教授简介-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罗先熔教授简介-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罗先熔 教授简介 联系方式:0773-5896346,lxr811@glut . 一. 基本情况 罗先熔,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得者、广西壮族治自区优秀专家, 桂林市拔尖人才.桂林理工大学隐伏矿床预测研究所所长。 教育背景:1975-1978 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1990-1992 年于武汉地质学院研究生学习,获硕士学 位,2002-2005 年于合肥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1978 年8 月毕业,在冶金部地质研究所工作,1983 年8 月调桂林理工大学工作至今, 一直从事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电化学勘查研究教学工作,已指导40 名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3 名 博士生完成学业。 二.学术任职 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IGCP-514 国际对比计划委员会委员、国际勘 查地球化学协会会员,中国地质学会矿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教育分会理事,中国矿物 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应用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 学会矿产普查勘探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地质学会学术评审委员会副主任、物化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广西矿业协会常务理事,广西黄金协会常务理事。 三.荣誉和奖励 1、2013 年12 月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2、2007 年12 月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个一项 3、1999 年10 月获广西区党委、区政府授予区优秀专家称号 4 、1997 年10 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待遇 5、1998 年7 月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6、 1996 年12 月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7、 1996 年6 月获广西区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8、 1996 年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地学新星称号 9、 1995 年12 月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10、 1995 年10 月获桂林市委、市政府拔尖人才称号 11、 1995 年获桂林工学院有突出贡献员工奖 12、 1994 年12 月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13、1992 年9 月获中国青年科技银锤奖 14 、1991 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5、1991 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16、1990 年获广西首届青年科技奖 17、1996 年被选拔为部级跨世纪第二层次人才 18、1998 年、1999 年、2002 年、2003 年、2004 年、2005、2006、2007 年、2008 年、2009 年 获桂林工学院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四.研究方向 罗先熔教授三十余年来一直从事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电化学勘查研究及教学工作,在地球电化 学勘查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部分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先后在国内外主持和承担了 数十余项地质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其中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1 项,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 项、国家科 技攻关、国家科技支撑项目5 项,国家科技专项1 项,国家305 项目2 等项,省部级项目30 余项。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100 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专著4 部、教材一部,获专利一项,获省部级科技 进步二等奖4 项、三等奖4 项。 2004 年以来,罗先熔教授先后到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挪威、芬兰、意大利、智 利、日本、印度、赞比亚、西非塞拉利昂等国家从事科研合作研究及学术交流。2012 以来年先后被 国内有关地质部门邀请到黑龙江、新疆、甘肃、宁夏、青海、河南、湖北、江苏、福建、山东、广西、 云南、四川、贵州等省作地电化学新方法找矿研究学术讲座。 经过多年来不懈努力的艰苦探索,特别是在地球电化学勘查寻找隐伏矿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有 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做出了显著贡献,早在上世纪80 年代就率先在 国内提出并开展了这一极有前景的找矿研究工作,30 余年来,跑遍了国内外60 余个矿区的80 多个 矿山。经过在东北原始森林覆盖区,内蒙草原覆盖区,西部荒漠戈壁区,西北黄土高原覆盖区,青藏 高原冻土区,长江中下游外来冲积平原区,南方厚层残坡积物覆盖区,川滇深切割高寒区,黔桂大石 山地区等不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