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审美文化.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水审美文化

浅析道家哲学与中国山水画    1  道法自然 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一作王) 亦大。域中有四 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老子·二十五章》) 所谓“道法自然”,是指道的本性是“自然”的,体现了朴素的唯物论。老子将他的自然概念与宗教观念区分开来,并强调了一种对自然的深刻的敬意。这是老子哲学中具有决定性的观点,它决定性地影响了中国的景观美学。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道家的思想方法和对世界本质的理解正是建立在道法自然这一观念的基础上的。在道法自然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艺术的最高目标就是将个人的情感以恰当的方式找到寄托,在超越世俗的水平上享受生命之美。另一方面,道家哲学没有忽略自然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人。人的参与使自然的运动最终形成完整的过程。人类的存在渗透到山、水、树、石的存在之中,并对环境的优化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智慧。因此,对道法自然的完整理解必然包括了人的行为。 植物本是静止无思想情感的,而中国式的古典思维却将其拟人化了。在中国山水画中,花花草草被赋予某种灵性, 不同的植物带有迥然的个性,如梅花的坚强不屈、竹子的高 风亮节、牡丹的雍容华贵、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等等。如果 画面上的花草没有表达这种气或精神,那么它是没有生命力 的花草,并使整个画面的概念遭到破坏。 在中国山水画中出现的山、流水、森林等等,也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同样的作用。正是这样一种反映着自然的变化无常和世间万物相辅相成关系的天地人之间的逻辑关系指导着中国山水画。所有的艺术形式不仅是功能的反映,还反映了人们理解和体会自然、体会精神、体会“道法自然”的方式。 2  意境的追求 人类的情感必须与客观存在的事物相联系才能形成富 有感染力的“气韵”。这正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触景生情”。 欣赏山水画不仅仅是体会其视觉上的形式美感,更是体会它通过一种抽象的艺术语言所表达出来的共 鸣。 中国山水画提倡“胸有成竹”“, 意在笔先”,可见立意是绘画之本。同时,中国山水画的最大特点就是写意。写意虽然要顾及到自然的原来面貌,但更重要的是注入人的主观感受。自古以来就有诗画同源的说法,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评论王维时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所以诗情与画意总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辨证的思维方式和它在设计中的具体表达,是意境这一 美学的重要内涵,它反映了道家哲学的精华,并在以诗意的 情感和优美引人的山水画所谱写的交响曲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因而,意境这一范畴包含了经验、情感和思想,是中国 艺术所代表的最高境界,同时还反映了深刻的道家哲学内 涵。它尽管表现为“少”或“空”,但却意味着大和无限的空 间,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包含了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理解。 因而换句话说,道家哲学思想对意境的追求是对情感的归宿 的追求。 “道”是“周行而不殆”,永不停息地运动的。但是“道”的 运动,又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反者,道之动”,明确地指出了 “道”的运动具有向“反”方向发展的特点。所谓的“反”,有 “相反”和“返回”的意思。“相反”揭示了对立转化的规律,肯 定了事物发展的曲线性;“返回”表现了循环论的思想。老子 看到变是自然的本质,而两极关系,即对立面的不断相互作 用,则是变的动力。对立统一的观念是老子全部思想的基 础。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 和,前后相随,恒也”;“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等, 都说的是宇宙万物之间存在两种对立的因素。运动是事物 发展的规律,而通过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期望中的发展得 以实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 行,始于足下。”这些规律不仅是关于生活本身的规律,而且 体现了对美的追求。在整体上对艺术家的观察和创造这些 规律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在中国山水画中,山的形象作为阳刚的象征不能孤立于 水的形象而独立存在。大多数的山水画都认识到“知其白, 守其黑”的道理,也就是在追求丰富意象的同时,需要考虑留 出让人们想象的空间。 在艺术家的心目中,理想的艺术形象总是微妙地置身于 似与不似之间。如在中国古曲园林中,一块奇石可以代表一 座山峰,一条小溪可以象征一条急湍的江河,一方池沼可以 代表汹涌的海洋,一片枯叶可以代表秋天或者悲凄。在园林 设计中同样包含矛盾因素,例如白与黑、刚与柔、虚与实、收与放等的简单使用,介于矛盾对立面之间的中间状态对于整体设计的和谐一致性也是必要的过度调子。在大多数中国 园林中,水体在整个布局中占了大部分,它在狭小的园林空 间中占有大面积,强化了“空”的概念,但又无所不包,它是园 林的核心,是戏剧的舞台,是“空”变为“有”的媒介。在日本 园林的枯山水也正是这方面的体现。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