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八概括文章主题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十八概括文章主题学案

澧县三中2012届高三现代文阅读复习资料概括主题学案 班级 姓名 PAGE  PAGE 8 专题十八 概括文章主题学案 学习目标:1、概括作品的主题,把握文章情感;2、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3、通过对应练习提高学生概括文章主题、把握文章情感的能力。 学习重点:通过对应练习提高学生概括文章主题、把握文章情感的能力。 学习方法:自学、讨论、交流、点拨、归纳、练习。 学习课时:3课时。 学习内容和步骤: “评价”和“鉴赏”一样,本身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这里只能从高考对一个高中毕业生的要求的角度来谈论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文章的思想内容: 文章的思想内容,归纳起来说,主要是指两点: 一是文章所运用的全部材料; 二是作者运用这些材料所表达观点、见解、主张、感受和思想倾向。 材料是文章思想内容的主体。没有材料,就没文章可言。一般说来,在议论性文章中,作者所用的全部论据,包括事实论据、事理论据以及引用的各种文献资料,都是材料。在说明性的文章中,作者所介绍的事物和引用来说明事理的文字,也是材料。在叙述性的文章中,作者所叙之事件、所写之景物等,也是材料。 作者凭借材料所表达的观点、见解、主张、态度等,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灵魂。材料与观点的和谐统一,构成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二、什么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1.评述材料在文中的作用: 在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要靠材料来证实或表述的。因此,评述材料在文中的作用,是评价思想内容的一个重点。从试题来看,有要求说明文中的材料表达什么观点的,有要求说明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依据的,也有要求概括材料本身的要点的。 2001年社科文阅读第18题:“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时所用证据的一项是”,便属于评述材料作用的试题。 评述材料在文中的作用,要坚持观点和材料一致性的原则。从操作层面说,首先要准确理解材料本身的含意,同时要分析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运用这些材料的,分析运用这些材料的前后作者说了哪些话。 2.评述作者提出某种观点态度的原因: 譬如2001年全国卷第22题:“第三段中,作者说:‘玻璃门根本是门 。’请联系‘门’在文中的主要含意,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这类试题实际上是要求对文章各部分内容之间作因果关系的分析,透过“结果“去寻求相应的原因。 3.评述文章的主旨: 本项不要求考生作直接评述,而是放在综合赏析题中,要求考生判断评述的正误。 我们在这一部分的三个小标题中都用“评述”二字却不用“评价”二字,这是因为这一方面的试题注重的是“评述”。就答题来说,也是以“述”为主,以“评”为辅的,所以考生对“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试题不必畏惧,因为它本身并不难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评价。 三、评价思想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1.要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2.要坚持观点和材料一致的原则。 3.要从作品实际出发,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拔高”。 四.文章主题思想赏析: (一)概括主题思想: 1、归纳内容要点要抓中心句. ①段首提示性中心句;②段末总结性中心句;③段中过渡性中心句;④段外抒情性(综合性)中心句。 2.概括中心思想遵循从文内到文外、由客观到主观的原则。 具体的方法有: ①抓关键部位:标题、开头、结尾、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文眼等就是与中心意思有关的关键部位。 ②综合层意和内容要点:从文中分解出要点,归纳各层层意,进而提炼中心意思,是归纳中心最突出、最有效、最一般的方法。 ③结合文体特点: 记叙文:通过写什么人记什么事,表现什么人格精神。 抒情文:通过写什么景物抒发什么感情或阐发什么哲理。 议论文:通过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表明了什么观点。 小 说:通过写什么情节刻画了什么人物性格,反映了什么问题。 ④作恰当纵横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状况、作品的时代背景等。 (二)主题思想的表现方法: 1、作者现身 2、情节昭示 3、人物语言 4、细节暗示 5、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抑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三)应试对策: 1、明确答题误区: ①漫无边际; ②摘句而不归纳,或归纳不完整,遗漏要点; ③只归纳不赏析; ④概括失之偏颇; ⑤任意拔高; ⑥人云亦云; ⑦语言表达不清。 2、熟记赏析术语: 主题深刻、中心突出、深化主旨、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简意丰、主旨深远、意境优美、意境深远、言近旨远等。 3、熟悉赏析模式 抒发……的思想的感情; 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 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 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等。 五、对应练习: 练习一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