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诗学》简论.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学》简论

《诗学》简论 《诗学》是亚里士多德诸多宏篇大作中的其中一篇,译者这样说到“《诗学》立论精辟,内容深刻,虽然篇幅不长,但气度不小,无疑是一篇有分量、有深度的大家之作”。确实是一篇得力之作。同时探讨了古希腊“诗学”的理论,尽管可以看出又是针对当时对诗学的讨论独到见解,朱光潜先生说“《诗学》是归纳希腊文学作品所得的结论”。给以前的文学作品下个定义,同时又给以后的文学做个规则,特别是文艺复兴以来“16世纪的意大利……当时的作家就已经按照《诗学》中的规则来写悲剧了”。?至今也是我们的许多大师的工具书、参考书。 ??????起初看这篇文论时有点迟怀疑疑:《诗学》明明是说的是“诗”,可是为什么在谈论“诗”时又在谈论“戏剧”(因为很少接触古希腊的作品,所以对当时戏剧的形式不是了解,到头来感觉自己“孤陋寡闻”),后来才发觉古希腊的戏剧是用“诗”的形式来写的,二者融为一体,“诗”就是“戏剧”,“戏剧”就是“诗”。 ?????这篇文论,我们上面都说了是对当时希腊文学作品的归纳总结。主要是强调“怎么写?”的问题。古代诗歌大多是这样的针对不同对象下采用不同的方式,同一对象不同的方式或者同一种方式写不同的对象,还有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媒介来表现出来;我们在写喜剧和悲剧时应该注意怎么区别、怎么样去写;又要注意细节与整体的关系……以及言语的运用。既科学又系统的给我们的“诗”整合了一个理论。这不仅给作者提供一个参考的平台,同时又给读者鉴赏提供方便。 ??????亚里士多德在开篇就讲文学作品来源于“模仿”,可是我想了半天没有想出怎么个模仿法,后来慢慢的领会到所谓地“模仿”,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塑造”。这个模仿不单是从简单的声乐、动作等表面额,而模仿是“对景物和人物所呈现的现象,进行一览无遗的观察,要观察的全面深入,能够抓住形象的不同??特点,还要加以融会贯通。”然而这种“融会贯通”不可能全部都到位、全部都把握,这之间就有种“距离”,这种“距离”就是我们在“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时产生的,因为我们不是这事物的本身,即使是本身也不可能完完全全的把握。但这种“距离”并不是一无是处,又恰恰是这种“距离”让我们欣赏到这种美,体会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像徐志摩在北京曦社演讲时说的那样“诗是写人们的情绪的感受或发生。”是诗人在那种情况之下的情感与想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这么说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诗学》里说“诗”是“凭借节奏、话语和音调进行模仿”,并且用“格律”来作,因此“对句格诗人或史诗诗人”才能称其为“诗人”。但是又强调“格律文”对“诗”的重要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只要是用“格律文”来作的,都可以称之为“诗”,作“诗”的人称为“诗人”。因为当时的文体有限,模式简单。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古代世界(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都采用这种“格律文”的形式,而且影响也很深远,直到现在还有很多诗人也在运用。他几乎给古代世界的文体(即“诗”)固定了一个模式,许多著名的诗篇差不多都运用了“格律文”。尽管他滋生了很多辉煌的篇章,但是因为文体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学的发展。很难看到其他的文体,找不到什么新的东西,在某种方面来说限制了其发展,特别是对“诗”的改革创新,起了不少的阻碍作用。虽然现在的许多“诗”都采取新的模式,不再那么的注重格律,但是我们在阅读时,也时常发现其中的某些残留。大多数诗人认为“诗”要让人们记住,广为流传,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格律,这样才能朗朗上口。那我们下面以一首小诗为例: ???????????????????????????????月夜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着, ???????????????????????????????却没有靠着。 ????????????????????????????????????????????——沈伊默 ?????这首诗是一首现代的小诗,我们可以看出他不仅押韵,就是《诗学》里说的“节奏”与“音调”,而且也用了古时旧体诗词的格律。这首诗只是一个例子,徐志摩的诗,就可以很清晰看得出来,还有我们所熟悉的民歌。我国经过差不多几十近百年的现代诗歌的发展,就文体而言有了很大的改观,慢慢的改变了过去的格律,现在倾向于“自由体”。所谓的的“自由体”就是每句字数不等,音节数也参差不齐,用韵随便(也可以不用韵),语言上相当的口语化。特别是现在网络文学的兴起,这种“自由体”更趋于大众,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创造了文化繁荣的景象。这大概也是“诗体”的解放。 ?????一首好诗,就是“情”与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