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青油田
高青—-平方王潜山带涉及的油田 1.高青油田 2.樊家油田 3.林樊家油田 4.单家寺油田 5.尚店油田 6.正理庄油田 7.金家油田 8.滨南油田 9.平南油田 10.花沟气田 高青油田 一.储层类型: 1.河流相砂体:在北区主要含油气层孔店组,因埋藏浅,压实成岩作用较弱,储集物性好。 2.三角洲前缘砂体:分布在东区东营组,埋藏浅,分布范围广,物性中等。 3.火成岩储层:主要是玄武岩、辉绿岩和安山岩,其储集体分为裂缝性和孔洞型两种。 油气分布 1.平面上:高青油气田由青城凸起、青城北坡剥蚀带和高青断裂带3大部分组成: (1)以高青大断层为界,东部下降盘属于东营凹陷的博兴洼陷,为凹陷陡坡带,该区底层发育较全,东营组为主力含油层系 (2)断层西部上升盘以下第三系孔店组剥蚀尖灭线为界 (3)北部为惠民凹陷的里则镇洼陷向青城凸起过渡的缓坡带,为下第三系北坡剥蚀带,上第三系覆盖于下第三系不同组段地层之上,主要含油层系为孔店组 (4)南部为青城凸起,上第三系直接覆盖于中生界之上,主要含油层系为中生界。 2.垂向上:高青油气自下而上分布于以下7套含有层系中,其中东营组油气最富集,其次为孔店组,中生界居第3位 (1)中生界 (2)孔店组 (3)沙四段 (4)沙三—沙二段 (5)沙一段 (6)东营组 (7)馆陶组 油气藏类型 1.构造油气藏:(1)断层油气藏 (2)构造裂缝型油气藏 2.地层油气藏:其主体是不整合面以下的 潜山油气藏和不整合覆盖油气藏 。 3.岩性油气藏:(1)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 (2) 砂岩透镜体油气藏 4.复合油气藏 :(1)断层-地层不整合油气 (2)断层-岩性油气藏 油气分布规律 1.具有复式成藏的特点:该油气田自下而上有7套含有层系,其中以东营组油气最富集,其次为孔店组,中生界居第三位,具有明显的分区性。 2.纵向上,主力含油气层埋藏较浅,3大套主力含油层系一般埋深为950-1350米,均含丰富的天然气,且均以馆陶组泥岩作为区域或直接盖层。 3.在平面上,油气富集区沿高清断裂带两侧呈带状分布,各含油层系具有明显的分区性: (1)馆陶组油气藏在全区分布,以纯气藏、稠油油藏为特征,在东区高17断块和北区都有较富集层。 (2)东营组油气藏分布于大断层东部,油气富集于高17,高19等鼻状构造中,且绝大多数集中于构造幅度最大的高17断块。 (3)沙一段油气藏主要集中于北区高54断块,沙三-沙二段油气藏主要分布于东区断裂带,沙四段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北部斜坡带。 (4)孔店组油气藏分布于北部斜坡带,主要富集于馆陶组底不整合面和高清大断裂附近的高12,高42断块,向北、向西油气富集程度明显降低,富集带较窄。 (5)中生界油气藏主要分布于南部凸起区,以高41断块油气富集,由此向西,油气富集程度急剧降低。 4.火成岩油气藏分布也较广泛,在中生界、孔店组、馆陶组都有发现,主要是玄武岩油气藏。 油气富集主控因素 1.断层是油气运移和聚集的主控因素:在断层活动期,主要表现为通道作用;在断层停止活动期,多数具有遮挡作用。 2.不整合面对油气富集有重要影响:不整合面代表了长时期的沉积间断,风化淋滤作用使下伏地层物性变好,其上覆盖馆陶组泥岩,这一剥蚀带是储集体上倾方向的中断线,非常有利于捕获来自下倾方向的油气。 3.泥岩盖层控制主要含油气层系的分区展布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