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还需要一种力量中国教育报.docVIP

创新创业还需要一种力量中国教育报.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创业还需要一种力量中国教育报

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学生们如果拥有静的力量,一定更容易探测自己事业的高度,更容易静观自己人生的深度。 近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受到广泛关注。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20余个省份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改革方案。其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在全国高校中如火如荼,呈燎原之势。新近,教育部又成功地组织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应该说,轰轰烈烈的活动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起了很大作用,其推进力量不容否认。 但是,也不能不看到轰轰烈烈背后的另外一些现象。有些地方在政府的推动下,众多学校一窝蜂地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并推出学分、保研、保留学籍等计划或措施;不少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似乎还是在老师的框架中,老师围着学生转,学生被老师牵着走;一些学生把创新创业的视线聚焦在自己的“成功”目标上,如保研、出国、创业做老板……从热闹现象的背后,人们不难看到官员在意的政绩、教师应景的作为、学生功利的追求……这样一幅图景会不会把“双创”更多地变成了热闹,而无法带来中国创新创业质的变化? 在双创活动轰轰烈烈开展之时,人们是否应该意识到,创新创业也好,创新创业教育也好,其实还需要一种力量——静的力量! 泰戈尔《流萤集》中有诗曰:“在山中,寂静涌起,以探测山岳自己的高度;在湖里,运动静止,以静观湖水自己的深度。”《道德经》第三十七章有言:“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这些话不都说明静的力量、静的境界吗? 创新创业一样需要这种静的力量。 创新创业的“欲望” 不欲之欲 创新或创业活动需要某种来自人的动力,即人的欲望。人的欲望肯定是多样化的。很多人的创新创业更多地出于功利的目的,这也无可非议,而且得承认,基于功利欲望有时也能做出一些创新的事情,社会当然不应、也不会排斥那些创新。但很多伟大的、超前的、颠覆性的、对人类社会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活动主要靠什么样的欲望去支撑呢?或者说,什么样的欲望更能导致伟大的创新?这恰恰是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关心的问题。以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为例,他创办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从事火箭回收工作。历经多次失败后,2015年12月21日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猎鹰9”火箭(Falcon 9)并成功回收,创造了人类太空史的第一次。连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都未能做到的事情,他做到了。的确,在众人看来,他的举动是疯狂的。如果出于功利目的,他不会做那样的事。他创办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绝非因为投资回报率高,而是认为那件事对于人类的未来深有裨益。马斯克干事风风火火、轰轰烈烈,但支撑他有如此气魄的,恐怕还有内心中静的力量,也就是一种特别的欲望——不欲之欲。正是这种欲望使他将世界甩在身后。 不欲之欲是需要信仰支撑的。不基于信仰,人很容易成为事业的工具。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中国的“双创”教育难道不应该引导学生把创新创业活动升华到我们所推崇的信仰的层次? 不欲之欲其实是一种善。2004年, 谷歌创始人曾有所谓“不作恶宣言”,其中说到“不要作恶。我们坚信,作为一个为世界做好事的公司,从长远来看,我们会得到更好的回馈——即使我们要放弃一些短期收益。”这也是一个执着于对善的坚持的公司的品味。 创新创业的境界 植根于存在的意义 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时而静下来,追问人的存在的意义,关注人的生存质量的改善,那种创新创业一定有更高的境界。 西班牙学者敖德嘉·加塞特曾说,“与其他‘被造物’相比,人得在生存中创造他的存在。”对人而言,生存就是“使那些尚未存在的东西(即‘他自己’)存在”的努力。 几年前,两个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女生和安德烈娅·斯雷什塔(Andrea Sreshta)和安娜·斯托克(Anna Stork)参与了海地7级大地震救灾工作。她们看到,一旦供电系统瘫痪,天一黑救援工作就要被迫停止。在那种境况下生命的脆弱、救援的艰难给她们极大的震撼,于是她们觉得该为社会做点什么。后来她们利用太阳能和发光二极管设计出了一款充气式太阳能户外应急灯(Lumin AID),被广地泛用于联合国及70多个国家的公益项目及灾难救援行动中,如海地艾萨克飓风、菲律宾海燕台风、尼泊尔地震等,加快了救援工作。她们的创新源于她们对人类某种生存困境的关注,这样的创新显然深深地植根于存在的意义。相比而言,类似于这种境界的创新,在中国学生中还是少了一些。我们是否应该引导教师、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更多地追问人的存在的意义? 创新创业的氛围 “超自然存在

文档评论(0)

weizhent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