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1届新课标高中总复习课件:专题15中学物理方法与技巧类型1、2.ppt

2011届新课标高中总复习课件:专题15中学物理方法与技巧类型1、2.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届新课标高中总复习课件:专题15中学物理方法与技巧类型1、2

近几年来,在高考物理试题中经常出一些开放型的问题,因而解题方法和技巧显得更重要,会涉及多种解题方法,如整体法、隔离法、等效法、类比法、极值法、图象法、假设法等,通过发散性思维探索性解决问题,同时也要注重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 解得: ⑥ 由⑥式知当 时,x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smax=L+xmax=L+H-μL ⑦ (3)将x=2m,H=4m,L=5m,μ=0.2代入①中化简得: h2-3h+1=0 ⑧ 求得: * * 专题十五 中学物理方法与技巧 在中学阶段,凡涉及的弹簧都不考虑其质量,称之为“轻弹簧”,是一种常见的理想化物理模.轻弹簧中各部分间的张力处处相等,两端弹力的大小相等f方向相反.以轻质弹簧为载体,设置复杂的物理情景,考查力的概念,物体的平衡,牛顿定律的应用及能的转化与守恒,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例题1】如图15-1-1所示,A、B两木块叠放在竖直轻弹簧上,已知木块A、B质量分别为0.42kg和0.40kg,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N/m,若在木块A上作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A由静止开始以0.5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g=10m/s2).求: (1)使木块A竖直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力F的最大值;(2)若木块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直到A、B分离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了0.248J,求这一过程中F对木块做的功. 图15-1-1 分析: 弹簧相联系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经常涉及临界极值问题,本题寻找什么时候F最大,什么时候相互接触的物体A、B恰好要脱离是难点.因此解题关键是利用好临界条件,得到对解题有用的物理结论. 解析: (1)不加F,木块A、B平衡时kx=(mA+mB)g,则x=对A 施 加F后,由受力分析得, 对A:F+N-mAg=mAa 对B:kx-N-mBg=mBa 当N≠0时,A、B加速度相同,对A,随N减小F增大.当N=0时,F取得最大值 Fm=mA(g+a)=4.41N (2) 当N=0时,A、B开始分离,此时弹簧压缩量x′=A、B此时获得的共同速度v2=2a(x-x) 设力F做的功为WF,对这一过程由功能原理得: WF=(mA+mB)v2+(mA+mB)g(x-x)-DEp, 解得:WF=9.64×10-2J 评析:弹簧类临界极值问题,往往涉及如物体速度达到最大;弹簧形变量达到最大时两物体速度相同;使物体恰好要离开地面;相互接触的物体恰好要脱离等隐含条件.充分利用临界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 设x1表示未加F时弹簧的压缩量, 由胡克定律和牛顿定律 可知 mAgsinq=kx1 ···························① 【变式题】如图15-1-2所示,在倾角为q 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求物块B 刚要离开C 时物块A的加速度a和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的位移d.(重力加速度为g). 15-1-2 令x2表示B刚要离开C时弹簧的伸长量,a表示此时A的加速度,由胡克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x2=mBgsinq ···········② F-mAgsinq-kx2=mAa ······③ 由②③式可得a= ······④ 由题意 d=x1+x2 ⑤ 由①②⑤式可得d= 对称性的角度研究、处理物理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对称.它表明物理规律在某种变换下具有不变的性质.用这种思维方法来处理问题可以开拓思路,使复杂问题的解决变得简洁. 利用对称法解题的思路:①领会物理情景,选取研究对象;②在仔细审题的基础上,通过题目的条件、背景、设问,深刻剖析物理现象及过程,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选取恰当的研究对象如运动的物体、运动的某一过程或某一状态;③透析研究对象的属性、运动特点及规律;④寻找研究对象的对称性特点.⑤利用对称性特点,依物理规律,对题目求解. 【例2】如图1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