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其它考试]神经内科高级职称面试参考资料1
神经内科高级职称面试参考资料
1.桥脑基底内侧综合征(Foville syndrome)
2.脑桥腹下部综合征(Millard Gubler syndrome)
3.延髓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syndrome)
4.红核综合征(Benedikt syndrome)
6.Locked in syndrome
7.小脑上动脉综合征
8.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9.胆碱能危象
10.中脑腹侧部综合征(Weber syndrome)
11.桥脑被盖部综合征(Raymond Cestan syndrome)
12.延髓内侧综合征(Dejerine-syndrome)5.肌无力综合征(Lambert Eaton syndrome)
13.肌无力危象
14.反拗危象
15.脑膜刺激征
16.去皮层综合征
17.无动性缄默症
18.失语症
19.Broca失语
20.Wernicke失语
21.命名性失语
22.核性眼肌麻痹
23.核间性眼肌麻痹
24.脊髓半切综合征
25.脊髓横贯性损害
26.脑栓塞
27.癫痫持续状态
28.紧张性头痛
29.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桥脑基底内侧综合征
又名:偏视协调麻痹综合征;Foville小脑脚综合征;偏视协调麻痹;桥脑下部内侧综合征;Fovill下部综合征;桥脑下部被盖综合征;福维尔综合征。
桥脑内侧部综合征由Foviile于1858年首先报道, 1900年Grasset将本征称为Foville交叉性麻痹,Binge于1911年报道本病症状为患侧面神经和外展神经及对侧偏瘫而忽略了Foville综合征的重点是水平性凝视麻痹,在后来的报道中已予以修正。1971年Wolf认为是向病灶侧凝视麻痹,同侧核性面瘫,对侧偏瘫。
【病因】儿童多为肿瘤,成人以血管病多见;其次是多发性硬化,结核瘤等。
【临床表现】本病为桥脑下部疾病引起的交叉性瘫痪,病变位于桥脑基底和被盖部,累及旁外展神经核及侧视中枢,且累及绕过外展神经核之面神经纤维与锥体束。造成同侧外展神经麻痹,出现内斜视,复视,同侧偏视协调麻痹,即两眼向病侧的同向运动障碍,两眼向对侧凝视,病灶对侧偏瘫(包括中枢性舌肌瘫痪),同侧周围性面瘫(不累及面神经者称为Foville桥脑综合征)
此外Foville综合征又可分为解离性和非解离性两型。解离性是指随意性偏视运动障碍,而反射性侧视运动存在。非解离性是指随意性和反射性侧视运动均障碍,这二型具有定位意义,前者病变位于上部桥脑以上部位,后者病变位于旁外展神经核附近或外展神经核。
【诊断】病灶侧外展神经,面神经麻痹,头部常稍倾向健侧。双眼向病灶侧水平协同运动麻痹。(当双眼内聚时对侧眼球仍能内收)。对侧肢体偏瘫等特征时即可诊断,但尚须定位及定性诊断。本征定位诊断应与下列综合征相鉴别。
1.桥脑下部腹外侧综合征(Millard-Gubler综合征)。虽有病灶侧外展神经、面神经受累和对侧锥体束征,但不出现向病灶侧水平凝视麻痹。
2.桥脑中部内侧综合征。常为纯运动性的,表现为对侧中枢性面瘫和肢体瘫,同时可有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
3.桥脑上部内侧综合征。多有核间性眼肌麻痹,病变对侧中枢性面瘫和肢体瘫或同时伴有小脑性共济失调。
其次还应与大脑病变所致水平侧视运动麻痹相鉴别。
【治疗】血管闭塞引起者应抗凝、活血化瘀、扩张血管、脱水及支持治疗;对出血或肿瘤者应支持、脱水等治疗,但对个别具有手术指征的肿瘤患者,可施行手术治疗。
脑桥被盖下部综合征脑桥背外侧部损害可出现脑桥被盖下部综合征(Raymond-Cestan syndrome),累及前庭神经核、展神经核、面神经核、内侧纵束、小脑中脚、小脑下脚、脊髓丘脑侧束和内侧丘系,见于小脑上动脉或小脑下前动脉阻塞,又称小脑上动脉综合征。
临床表现
表现为: 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前庭神经核损害);
病侧眼球不能外展(展神经损害);
病侧面肌麻痹(面神经核损害);
双眼患侧注视不能(脑桥侧视中枢及内侧纵束损害);
交叉性感觉障碍,即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三叉神经脊束损害),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丧失(脊髓丘脑侧束损害);
对侧偏身触觉、位置觉、振动觉减退或丧失(内侧丘系损害);
病侧Horner征(交感神经下行纤维损害);
病侧偏身共济失调(小脑中脚、小脑下脚和脊髓小脑前束损害)。
延髓外侧综合征
小脑后下动脉闭塞引起的延髓背侧梗死,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又称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或Wallenberg综合征,是脑干梗死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老年人多由血栓形成引起,而青中年人多为心原性或动脉原性栓塞引起。实际上本综合征大部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