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史地]认识的根本任务.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三政史地]认识的根本任务

* * 第二节 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 一、认识的根本任务 开工了! 清华大学附中 周建国 * * 情景聚焦 孔子误解颜回 孔子周游列国时,被困在路上,没有饭吃,长达七天只靠吃野菜为生。到了第八天,颜回从外面讨回一些大米为老师孔子煮饭,当饭香扑鼻而来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抓了一口饭吃。 饭煮好了,颜回为老师献上饭食。 孔子起身对颜回说:“我夜里梦见先师,请你把干净的饭先祭祀给先师吧!” * * 孔子误解颜回 颜回说:“饭是干净的,刚才有烟尘掉在饭里,我已把它抓来吃了。” 孔子愧想:自己冤枉了学生颜回,看来眼睛与揣测的心都是靠不住的。 漫画 * * 魏根纳(德国地质学家) 1912年提出: “大陆漂移说”。 魏根纳提出这个学说的经过是这样的:他生病住院时,一天,病房墙壁上的世界地图吸引住了他的视线,他发现大西洋两岸大陆的海岸线凸凹恰恰相反,愈看愈觉得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四块大陆可以拼凑成一块,特别是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简直象一张撕成两半的报纸。这是为什么?他苦苦思索,出院之后,便翻阅了大量的地质学方面的书籍,逐渐形成了一种想法,是否由于某种驱动力,使原来连在 一起的大陆分离了,进而提出“大陆漂移说”。 * * 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论点是:地球现在的陆地和海洋,在古生代是单一的大陆和海洋——“泛大陆”和“泛大洋”。由于潮汐力和地球自转离心力的作用。“泛大陆”在中生代分裂成几大块,最先是美洲和欧洲、非洲分离,中间形成大西洋,接着澳大利亚南极和亚洲分离,中间形成印度洋,移动大陆的前沿遇到玄武岩质基底的阻挡.便发生挤压和褶皱隆起为山、而移动过程中脱落下来的大陆“碎片”,便成了岛屿。这个漂移过程很缓慢,直到第四纪初期才形成现今地球上海陆分布的轮廓。 * * 头脑风暴 常言道:“眼见为实”,但孔子为什么“眼见”了,还误解颜回呢? 魏根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提示:①现象和本质有区别;②说明了人的认识是从生动的直观开始,进而达到抽象思维,也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 * 阅读思考 什么叫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为什么? (教材P10 —16) * * 理论提升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认识: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理性认识:对事物本质和规 律的认识。 * * 下面的说法何为感性认识,何为理性认识? 美国是生活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 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说一说 * * 2、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从现象与本质、规律的区别来说,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 * “一路大肆受贿东窗事发” 原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徐国健成反腐倡廉反面典型。他表面行事低调,很“规矩”。还利用各种场合不失时机地教育年轻干部,告诫他们,“不该要的财物一律不能碰”。 但他另一面却大肆受贿,在10年时间里,接受的最小的一笔贿赂为5万元,最大的一笔为原交通厅长所送的200万元,总共收受贿赂400万元人民币,美元8000元,礼金10万元。2004年6月4日,徐国健被中纪委实施“双 规”。 * * “有温良而为盗者,有貌恭而心慢者,有外廉而内无至诚者。” * * 我看见苹果落地,为什么没有看见引力? * * 想一想 上述材料和漫画说明什么道理? 现象与本质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提示:材料和漫画说明事物的现象与本质有差异,看到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 *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区别 含义不同(教材P12) 认识方式不同 联系 二者统一于每一事物之中 本质通过现象表现 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 特点不同 * * 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小儿辩日” * * 你会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 * * 我们一块儿思考分析 ! * * 科学告诉我们,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轨道呈椭圆形,太阳离我们的距离也就有远近。不过这种远近变化不大,不会影响我们看到太阳的大小。如,在一年里,太阳离我们最远和最近的距离大约相差500万公里,我们的视觉发现不了。如果按一天来考虑,太阳离我们远近的变化就更小了,一般只有几千公里,微不足道。 * * 所以,可以说早晚和中午太阳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我们感到太阳在一天中的大小变化只是一种假象。或是因为是否有远山、近树、雾气的衬托(早晨与中午),或是太阳光是否直射的原因。 这说明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只能产生迷惑或争论,只有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