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整理】南昌大学马尾松生态系统研究.docVIP

【2018年最新整理】南昌大学马尾松生态系统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最新整理】南昌大学马尾松生态系统研究

南昌大学马尾松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第二组 生物技术111班 王学懂 5602111033 摘要:环境的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广泛的,它通过改变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子(如光照、温度、湿度、土壤PH值等等。)来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因此通过研究影响某森林生态系统变化的环境要素可以是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该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也能从总结出一些生态系统演变的途径及规律,以便用于我们更好的保护和管理该生态系统。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on forest ecological system is extensive, it changes in the ecological system of ec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light, temperature, humidity, soil pH value and so on.) To change the structure of the ecosystem, thus affecting the ecosystem functions. Therefore,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forest ecosystem changes can be part of the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logical 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lso from the summed up and evolution of the way some ecological system, for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our better the ecological system. 关键词:生态因子;土壤碳含量;植物群落分布;马尾松 Keywords: ecological factors; soil carbon content; the distribution of plant community in masson pine; 1、调查地概况: 该马尾松森林生态系统位于江西省南昌大学前湖校区内,东经约115o27,~1160o35,北纬28o10,~29o11,,平均海拔较低,气候为亚热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7.1~17.8oC,年平均降水量在1567.7~1654.7毫米。冬季寒冷,夏季又较炎热,降雨主要集中在4~7月份,光照充足,相对湿度较大。土壤为红土,土地贫瘠,为酸性土壤。混生植物种主要有马尾松、檵木、枫香、黄瑞木、樟树、苦槠、菝契、狗脊、地稔等。 2、研究方法: 2.1、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调查 全部人员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在该生态系统中通过测量划出一20x20的样方,再在这个大样方中用五点取样的方法划出五个5x5的小样方。然后分别统计小样方中乔木、灌木、草本及层间植物的名称及其数量,以此推算出大样方中各类植物的数量。记录成表格,待实验完成后与其他组的数据汇总并进行分析处理。 2.2、生态因子的调查 各小组成员通过分工合作,用专门的测量仪器测量出该样大方中林冠中部、林冠边缘及林隙(有些值还要在树干上测)的光照、湿度、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量及温度和土壤湿度。记录成表格,待实验完成后与其他组的数据汇总并进行分析处理。 2.3、土壤碳含量的调查 在大样方中的不同位置和各个深度取土壤置于铝盒中,并在实验室晾一段时间后,放到烘箱中高温烘干,冷却后从各个铝盒中的土壤取样,后在实验室进行一系列操作:(1)称取通过0.149mm(100目)筛孔的风干土样0.1~1g(精确到0.0001g),分别放人6—8支干燥的硬质试管中,用移液管准确加入0.8000mol·L-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5mL(如果土壤中含有氯化物需先加(Ag2S040.1g),用注 射器加入浓H2S04 5mL充分摇匀,管口盖上弯颈小漏斗。   (2)①将置于铁丝笼中的8~10支试管(每笼有1—2个空白试管),放人温度为185~190℃的石蜡油浴锅中,并控制电炉,使油浴锅内温度始终维持在170~180℃,待试管内液体沸腾发生气泡时开始计时,煮沸5 min,取出试管,稍冷后擦净试管外部油液。②冷却后,将试管内物质倾人250mL三角瓶中,用水洗净试管内部 及小漏斗,使三角瓶内溶液总体积达到60~70 ml,保持混合液中硫酸浓度为2~3mol·L-1,然后加入2—羧基代二苯胺指示剂12~15滴,此时溶液呈棕红色。用标准的0.2mol·L-1硫酸亚铁滴定,滴定过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