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热证可灸” 广中医针灸科邹卓成(已阅)课件.ppt

再议“热证可灸” 广中医针灸科邹卓成(已阅)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再议“热证可灸” 广中医针灸科邹卓成(已阅)课件

再议“热证可灸” 热证可灸--《红炉点雪》中“热病得火而解者,犹暑极反凉,犹火郁发之之义也”的这种火郁发之思想。《理瀹骈文》有载:“若夫热证可以用热者,一则得热则行也,一则以热能引热,使热外出也,即从治之法也”。 热证禁灸--最早出自《伤寒论》:“微微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张仲景认为灸法属温热刺激, 热能伤阴,倡导热证禁灸,告诫医者不加辨证施灸, 特别是阴虚内热证、阴盛里热证等热证用灸, 易致火逆证, 重者有致使患者死亡的危险。 热证可灸与热证禁灸是对灸法的两种不同观点,热症禁灸禁锢了灸法的广泛应用与重视,但过分强调热症可灸则夸大了灸法的作用。那么尽早完善热证可灸的理论及临床应用体系,对灸法的深层次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1 机理探讨?? 1. 1 古代研究 1)?火郁发之论 “火郁发之”之语出自《内经》,这里之“火”指的是实热证,指实热证治疗时可佐以发散之药,以利于热邪消退,因此,有人认为“火郁发之”是热证施灸的理论根源。但是,大量的临床事实证明艾灸不但治实热证,亦可治虚热证,如《针灸大成》以艾灸治疗“骨蒸潮热”,近人以艾灸治疗阴虚火旺型肺结核,却获得良效,这说明“火郁发之”论并不能全面阐释灸治热证之机理。 2)?甘温除热论 甘温除热法源于李杲,李氏认为阴火的产生因于谷气不升,脾气不流,阴火随之上冲而致,治当补中益气,使脾气升发,则阴火下潜,其热自退。其补气之品皆甘温,如党参、人参、黄茂、白术、甘草等,故后世称此法为甘温除热法。因此,甘温除热的关键在于补中气,故不能认为凡甘温能除热者,皆甘温除热法,更何况艾灸有温无疑,可甘从何来?再者甘温除热是内服甘温益气之剂入胃益脾,而艾灸是通过经络、腧穴施灸,二者可能有某些相同的效果,但论述其机理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3)?热因热用论 ??《丹溪心法》云:“火以畅达,拔引热毒,此从治之意”,即热因热用。而运用热因热用论来理解艾灸治疗热证,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4)?双向调节论 在临床上,灸治法确实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如用于高血压患者具有降压作用,用于低血压患者具有升压作用,但笔者认为艾灸的“双向调节”作用是穴位双向性的体现,把一些双向调节的临床现象归结于灸治法,理由是不够充分的,其次,双向调节说没有从本质上揭示灸治热证的机理。 1. 2 现代研究 灸法是针灸学治法的一种,探讨灸法的机理不能离开针灸学的基本理论——经络学说。灸法是用一种适宜刺激作用于患病机体的经络腧穴以激发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 调动机体内在因素, 使失调的功能状态和物质代谢过程恢复到新的平衡状态。现代医学实验研究分别在改善微循环、炎症修复、增强免疫以及细菌病毒的感染等方面,为灸法治热证也提供了一些科学依据。 2 临床研究 2. 1 古代临床 用灸法治疗热证, 古代文献中颇为盛行。灸法治疗火热毒邪,痈疽疮疡。如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热病后发豌豆疮,灸两手腕研子骨尖上三壮。”又“肠痈屈两肘,正灸肘头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瘥。”《医宗金鉴·外科心法》也曾提到痈疽七日以内未成脓者,不论阳毒阴毒,均宜用灸法治疗,可使“轻者使毒气随火气而散,重者拔引郁毒,通彻内外。” 如《千金翼方》:“胃中热病, 灸三里三十壮。”《明堂下经》:“热病汗不出,灸孔最三壮。”《针灸资生经》:“有士人患脑痛热……,服诸药不效,人教灸囟会而愈。”《千金要方》:“治心实热,不能食,胸中满膈上逆气闷热,灸心俞二七壮,小儿减少之。”又“巨阙穴在心下一寸,灸七壮治马黄、黄疸等病。”这些说明了灸法具有通腑泻热、清化湿热、恢复脏腑功能的作用。灸法还可用治阴虚内热,骨蒸潮热。唐代崔知悌的《骨蒸病灸方》专著一直为后人所使用,《丹溪心法》也有一医案治肺痨咯血,发热肌瘦,灸肺俞五次而愈。对失血、失精所导致的阴虚内热症均有用灸法治疗的文献记载。 2. 2 现代临床 3?小结 但是灸法要发展,必须要有新的突破,而“热病可灸”很可能就是一个突破点。要使这一观点得到临床证实,必须要有新的思维模式引导新的临床实践。那就要在立足中医辨证论治思维、结合临床辨病实际的基础上,尝试着去验证热病的“部分可灸性”,进而扩大灸法的临床应用范围,来推动其长足的发展。 * * 理论依据 在现代临床实践中,灸法的应用更为广泛。近人用隔蒜灸治疗肺结核; 灯火灸耳尖治疗腮腺炎,灸大敦治疗鼻衄; 直接灸角孙、内关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灸涌泉治疗肝阳上亢的高血压眩晕;灸涌泉治支气管扩张咯血;棉花灸治疗带状疱疹;艾灸治疗急性乳腺炎,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