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过 敏 性 紫 癜 ——业务查房 现 病 史 患者马正梅?女?54岁??? 双下肢皮疹3天。??? 患者于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发现双下肢出现大小不等红色斑丘疹,最大0.5x0.5cm大小,小至针尖大小,局部高出皮面,压之不退色,自认蚊虫叮咬所致,未予重视及治疗,于入院当天发现双下肢皮疹增大增多,最大至1.5x1.5cm并伴肿胀,为进一步诊治遂来本院,经门诊相关检查后以“过敏性紫癜”收住我科。患者病程中无发热、寒战,无咳嗽咳痰,无关节疼痛,无腹痛及呕吐,无血便及肉眼血尿等症状,神清,精神欠佳,饮食及睡眠可,大小便无明显异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否认特殊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现 病 史 查体: T36.3℃ P72次/分? R18/分 BP120/70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步入病室,问答切题,查体合作。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呼吸平稳,口唇无发绀,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啰音,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肿大,未扪及包块,病理征未引出、双下肢可见大量大小不等红色斑丘疹(最大至1.5x1.5cm),局部高出皮面,压之不退色,呈对称分布,双下肢浮肿,无疼痛,四肢关节无肿痛,肢端暖。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wbc13.0(5-10)×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8?(3-9)%, 红细胞?4.52(3.5-5)×10^12/L, 血红蛋白?121?(110-150)g/L, 血小板?324(100-300)×10^9/L, C反应蛋白29.5(0-10)?mg/L, 超敏C反应蛋白5.0?(0-1)mg/L, 血小板plt: 、CRP升高,支持过敏性紫癜的诊 断。 定 义 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症(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病因有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昆虫咬伤等所致的过敏等,但过敏原因往往难以确定。儿童及青少年较多见,男性较女性多见,起病前1~3周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冬春多见。 过敏性紫癜—病因 本病属免疫血管性疾病,过敏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细菌与病毒感染 细菌中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常见,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和肺炎球菌等。病毒中以流感,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链炎和肝炎等为最常见。 二.寄生虫感染 以蛔虫感染最多见,其次为钩虫。寄生虫的代谢产物或死后分解产物,均可使机体产生变态反应。 三.食物 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主要有鱼、虾、蟹、牛奶、蛋、鸡等。 四.药物 常用的抗生素(青、链、氯 、红毒素) ,磺胺类,解药镇痛药(水杨酸类、 保泰松、 氨基比林、 安乃近),镇静剂(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激素类,抗痨药,其他如洋地黄、奎尼丁、阿托品、克尿塞、碘化物、汞、铋、砷等。 五.其他某些异物 如花粉、柳絮、宠物的皮毛,以及油漆、汽油、尘埃、化学物品、农药、化学纤维等等,患者都可以因为接触而发病。?? 发病机制 过敏性紫癜是由于机体对某种物质过敏导致全身小血管受损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皮肤、粘膜、关节腔或内脏器官都可发生出血,因出血的部位和程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临床以皮肤紫癜为主要症状,还常有关节肿痛、腹痛、血便、血尿等症状,部分患儿有复发倾向。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有一下两类情况: 1.速发型过敏反应:由致敏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形成抗原。产生的IgE抗体吸附在肥大细胞上,释放出组胺及慢反应物质(SRS-A)。这类物质引起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 2.免疫反应:是由于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所致。这类可溶性、小分子的复合物可刺激嗜碱粒细胞释放组胺及5-羟色胺,也可沉着于血管壁及肾小球的基底膜上激活补体,引起组织损伤。 临床诊断 诊断标准 1、血常规的检查: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正可增高,出血量可多贫血,出凝血时间正常,血小板计数正常甚至升高,血块收缩时间正常。 2.血沉:多数患者血沉增快 3.抗O:可增高 4.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lgA可增高 5.尿常规:肾脏受累者尿中可出现蛋白红细胞或管型。 6.血尿素氮及肌酐:肾功能不全者增高 7.大便潜血:消化道出血时阳型 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