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对于地质-锡都图书馆.PDF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于地质-锡都图书馆

                前言   地质旅行,对于地质、地理工作者来说,并不陌生。但是,真正比较系统他讲述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无论 在国外。或者在国内的出版物中,作者尚未见到过。同时,在专业院校的教学计划中,也没有这样一门课程。 所以,当我提笔写这本书的时候,不免感到有一定程度的困难——不知从何着手为好?可是一颗普及地质科学 的责任心驱使我大胆地尝试。   如果有读者问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在此,我谈谈自己的写作动机。   第一,在多年的地质教育工作中,往往遇到一些学生的提问。在大学教育中,强调精简课程,减少授课时 数,让学生增加自学时间,可是课外读物毕竟太少,希望老师们关心这一问题,写些小册子,以弥补不足。我 想,大学生都具有自学的基本能力,做教师的应该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除了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外,应 该尽自己的力量给学生们再准备一些除教科书以外的,“精神副食品”,这是天经地义的。   第二,多年来,我接触过不少地学夏令营的青少年朋友,他们大多是高中一二年级的在校学生,上过地理 课,但缺乏野外实践知识。一旦来到山清水秀的名胜地,对着山石发呆,不知如何结合基本的地质或地理知识 进行路线观察。虽有老师指导,也总难发挥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地学的兴趣。因此,如果有一 本能适当指导他们有兴趣往郊外去作地质旅行,帮助他们理解地理课内容的图书,岂不更好?   第三,更多的生活在农村的青年人,每天都看到本乡本土的山容水貌,若是掌握一点基础地质知识,在劳 动之余,提一把铁锤,走走打打,说不定会发现某种奇迹——找到贵重的矿产或珍异的化石。这样定会使他们 加深钟爱家乡的感情,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为此,我在写作的时候,尽量照顾到具有地质专业知识的青年同志们,他们可将本书作为课外补充读物之 用;对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略具自然地理常识或稍微了解地质专业知识的读者,也能对本书的某些部分发生兴 趣,并用之于实践。   作者   1987年8 月29日于南京大学   第一章 什么是地质旅行   一、从游山玩水谈起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逐步提高,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人们就会想到提高精神生活的享受。游山玩水 ——离开家门,外出观光,游览名胜古迹,寻访名山大川就是其中之一例,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各地的旅游事 业蓬勃发展,参加旅游的人们日益增多。   况且人们在畅游之余,颇有大开眼界、增长见识的感触。借他山片石,为我所用,对于促进物质生活与精 神生活的建设还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请看历史上不少政治家、科学家、史学家……的成就,差不多都跟“读万卷 书,行万里路”联系在一起。后者也就是游山玩水,用现代的术语来说,就是旅游吧!比如孔仲尼周游列国 ,风尘仆仆14年之后,著书立说,设立讲坛,开办教育,成为伟大的教育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被鲁迅 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不朽名著,是作者经过长途跋涉,遍访华夏,对各地区的经济、风 俗、习惯、古迹、山川充分观察以后而写成的。李时珍到过河南、河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调查民情风 俗和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踏遍青山寻找草药,深入民间搜求秘方以后写成了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本 草纲目》。徐宏祖从22岁开始,花了34年的时间,驰骛数万里,足迹遍及江苏、浙江、福建、湖南、广西、贵 州、云南等16个省区,凡游踪所经的古洞、名刹、温泉、飞瀑、奇峰、深林、幽篁等灵境奇观,无不舍身而趋 ,饱览而归。他以惊人的毅力,非凡的胆识,“闻奇必探,见险必截”。终于写下了一部地质、地貌的考察记 录——《徐霞客游记》。该书成为举世闻名的古代地学名著……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所以说,游山玩水决非 闲暇无聊之举,乃是高度文明的表现。游山玩水不仅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对于陶冶性情,开阔心胸 ,培养自己乐观向上的个性也大有裨益。   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后,制造了各类理想的交通工具,使游山玩水更为方便。各种服务 性行业的大力开展,又为旅游者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再由于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事业得以 迅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当今经济结构中的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国政府所重视,不少国家甚至把它 列为国库收入的不可缺少部分。   因此,如何指导人们去游山玩水,提高欣赏山水的能力与水平,如何观察风俗民情等社会面貌,怎样结合 科学考察去游山玩水,都成为今日精神文明建设中一件颇为必要的事了。   提到游山玩水,人们往往以羡慕的语气向地质或地理工作者问道:“你们的职业为你们创造了游山玩水的 有利条件,跑过不少名山大川吧?”从表面看,地质或地理工作者有较多的时间和条件跟大自然打交道,能接 触到许多山水风景。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