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及地势.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等高线及地势

第四章 等高線及地勢 第四章:等高線及地勢 (一) 高度表示法 在 HM20C 組別 1 比 20,000 比例地圖之中,表示高度和深度以米為單位, 方法有以下四種: 1. 三角網測站(Trigonometrica1 Station ) 三角網測站常在土地測量使用,實地的高度是經過精密測量後而獲得, 通常建立在空曠的山丘或山頂上。在實地上,建立一支頂部黑色;下部 白色的測量墩。在地圖上,通常用一個三角型圖例表示,該點所表示的 高度列印在圖例旁。 2. 高程點(Spot Height ) 高程點性質與三角網測站相似,在實地上通常沒有建立測量用標誌。 3. 等高線(Contour ) 等高線在十八世紀發明。假定以平均海平面為為基準 ,連接沿此基準面 垂直距離相等之各測量點成一曲線,並將此曲線按表例縮繪於地圖上。 優點:表示地貌最佳的方法,可以看出任意一點實際高度,能比較兩點 高度差、坡度緩急、山勢走向等。 缺點:未經訓練或缺乏立體觀念者閱圖時不易明瞭。 4. 等深線(Submarine Contour ) 等深線性質與等高線相似,是連接海平面下相同深度的地方 。 (二) 等高線認識 等高線圖是目前最實用,最能表現地貌的 地圖。受過基礎讀圖訓練的人,可以從地 圖上看出地表的起伏形勢,如高山、深 谷、陡坡、緩坡等。具備讀圖能力之後, 不但可以從等高線圖上讀出高度,更可以 知道地形高低、緩急的狀態;也可以轉換 為橫切面圖(或縱切面圖),進而以等高 線圖作基礎繪製三度空間立體圖。 等高線以平均海平面作為測繪的基準 線。在香港,由地政署測繪處所出版的地 圖,高度以米為單位,自平均海面下 1.2 米處之水平基準面向上起算。 兩條鄰近的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距稱為垂直間距(Vertical Interval , V.I. )。同一地圖上採用的垂直間距是一樣的。以HM20C組別地圖為 例,垂直間距為20 米。 1/1 第四章 等高線及地勢 (三) 等高線的性質 1. 一條線,在一區域內一些相同高度的點的連線。 2. 同一等高線上各點的高度相等。 3. 同一等高線必定自成一封閉曲線。由某一點開始,不論繞行多遠或經過 其他相連接的地圖,等高線終將回到原點。 4. 除了懸崖或峭壁外,同一地點不會有兩個高度。兩條不同高度的等高線 不會重疊一起。 5. 等高線愈接近,地貌愈陡斜(Steep Slope )。 6. 等高線相隔愈遠,地貌愈平坦(Gentle Slope )。 7. 等高線距離平均,坡度平均(Even Slope )。 8. 凡是局部地形如山峰、低地、小島等 ,等高線必成一小圈(閉合曲線)。 9. 等高線上闊下窄,表示凸玻(Convex Slope ),視野較近。 10. 等高線上窄下闊,則表示凹玻(Concave Slope ),視野較遠。 11. 等高線穿越河流或山谷時,將沿河岸徐徐向上游延伸。在到達河底高度 相等的地方時再折向下游呈倒 V 字形曲線。 12. 等高線穿越山脊或山腳時,必定指向下坡,呈 U 字形彎曲通過。山脊兩 側的等高線略成平行狀。 (四) 不同類型的山坡 1. 均勻坡(Even Slop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