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运聚机理研究室-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PDF

油气运聚机理研究室-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气运聚机理研究室-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油气运聚机理研究室 1.研究室简介 油气运聚机理研究室于2010 年11 月经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审核通过并开始建设( 以下简称“研 究室”) 。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的分室,油气运聚机理研究室依托 于国家“985”创新平台—复杂地质条件油气成藏与剩余油预测、“矿产普查与勘探”国家重点学科以及山东省 有关重点学科,以建立适合于中国复杂油气勘探的现代油气成藏理论为宗旨,服务于油气勘探开发为目的, 建设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油气运聚机理研究室和物理模拟实验室,形成一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油气 成藏理论和实验技术。 2.技术团队 油气运聚机理研究室由一支在查明教授和蒋有录教授带领下的高水平学术团队组成,主体人员中教授 7 人、副教授4 人、高级实验师1 人,90% 以上具有博士学位。 查明,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蒋有录,研究室学术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操应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卫海,教授 任拥军,教授 张立强,教授 吴孔友,教授 3.科研设备 研究室现有自主设计研制的油气运聚物理模拟装置、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储层成岩模式实验装置 及流体包裹体分析测试装置等。 油气运聚动态模拟器 油气运聚静态模拟器 储层成岩模拟实验装置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流体包裹体分析测试装置 4.研究方向及特色技术  隐蔽圈闭中的油气运聚机理研究;  油气运聚的地质模型及物理模拟;  油气运聚技术方法研究。 不整合纵向结构控藏机理物理模拟 粒度和分选对砂岩机械压实作用的影响 实际储层温压条件下人工合成烃类包裹体及盐水包裹体特征 5.研究成果 油气运聚机理研究室自成立以来先后承担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计划等省部级 及中石油、中石化等集团公司攻关科研项目30 余项。相关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 三等奖1 项,中国石化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 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国家能源局三等奖1 项。 先后在《地质科学》、《石油学报》、《Petroleum Science 》、《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国内外核心刊物和 AAPG 等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60 余篇,其中被SCI、EI 等收录40 余篇,公开出版学术专著3 部,申请相关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1 项,授权2 项。 6.人才培养 研究室自成立以来先后培养了硕士研究生70 余名,博士研究生 15 名,2 名研究生成果获山东省研究 生优秀创新成果三等奖。先后开办了5 期勘探新理论和精细勘探配套技术培训班,为油田培养近100 名勘 探技术人员。 7.开放交流 研究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建立了访问学者制度,定期选派研究室主要成 员到国外知名高校进行访学,目前已有6 人次进行了为期半年至一年的国外进修,研究领域涉及非常规油 气勘探、储层评价、油气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等学科前沿。同时,大力支持年轻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世界 国际地质大会(IGC )、AAPG 年会等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了解学科前沿进展,把握学科发展动向。 联系人: 张卫海 电 话 地 址: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西路66 号 邮 编:266580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