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第四章药用天然高分子材料20100407
一、淀粉(starch)及氧化淀粉 淀粉 (一)来源与制法 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的须根和种子中:在玉米、麦和米中,约含淀粉75%以上,马铃薯、甘薯和许多豆类中淀粉含量也很多。药用淀粉多以玉米淀粉为主,我国玉米年产量650万吨以上,药用淀粉年产量在万吨以上。 近年来,由于化学合成辅料的问世,出现了新辅料部分取代药用淀粉的趋势,但淀粉目前仍然是主要的药用辅料,因为它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无毒无味,价格低廉,来源广泛,供应稳定。仍不失为基本的药用辅料之一。 糊化:若不实施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分离,在过量水中,淀粉加热至60-80℃,则颗粒吸水膨胀,至某一温度时,整个颗粒突然大量膨化、破裂,晶体结构消失,最终变成粘稠的糊,这种现象成为“糊化”,相应的温度称为“糊化温度”。 糊化的本质:水分子加入淀粉粒中,结晶相和无定形相的淀粉分子之间的氢键断裂,破坏了缔合状态,分散在水中成为亲水胶体。 在淀粉粒中,支链淀粉构成有序的立体网络,其中间为直链淀粉占据。在热水中,处于无序状态的螺旋结构的直链淀粉分子,伸展成线形,脱离网络,故而分散于水中。而分离了直链淀粉的支链淀粉粒,在热水中加热并加搅拌后可形成稳定的粘稠胶体溶液,冷却后仍然不变化,这种支链淀粉粘稠胶体溶液经脱水干燥后,粉碎成粉末,仍易在凉水中溶胀并分散成胶体溶液;而分离出来的直链淀粉分散液虽经同样的处理,在热水中也不复溶。 5.淀粉的回升(老化、凝沉 ) 老化(回升):淀粉糊或淀粉稀溶液在低温静置一段时间,会变成不透明的凝胶或析出沉淀,这种现象称为回升或老化,形成的淀粉称为“回升淀粉”。 老化可视为糊化的逆转,但老化不能使淀粉彻底逆转复原成生淀粉的结构状态。 回升的本质:糊化的淀粉在温度降低时分子运动速度降低,直链淀粉分子和支链淀粉分子的分枝趋于平行排列,相互靠拢,彼此以氢键结合,重新组成混合的微晶束,它们与水的亲和力下降,故易从水中分离。浓度低时析出沉淀,浓度高时,由于氢键作用,糊化分子又自动排列,构成致密的三维网状结构,便形成凝胶体。 氧化淀粉(未广泛使用) 来源与制法: 以不同氧化剂(中国药典为高碘酸盐)、一定PH值、一定温度下氧化所得。 氧化本质是C2-C3健断裂成双醛淀粉。 性质: 结晶结构保持;部分淀粉变成水溶性而流失;氧化度增高,特性粘度和糊化温度降低,黏度增加。 应用: 纺织、造纸、冶金、石油。食品工业中用作增稠剂。 安全性: 麦芽糖糊精 来源与制法: 淀粉水解(酸或酶)为麦芽糖和糊精的混合物,主链和支链结构同支链淀粉。 葡萄糖当量(Dextrose equivalent ,DE): 定义:是淀粉水解程度的量度,每100克水解干燥物中所含D-葡萄糖的克数,是水解产物还原能力的量度。 DE不同,溶解度、黏度等物理性质不同。 性质: 随DE提高,吸湿性、可压性、溶解度、甜度提高。 用途:包衣材料、片剂和胶囊剂的稀释剂、片剂黏合剂、增黏剂。 安全性:无毒,无刺激,安全性与人可直接食用的食品相当 四、羧甲基淀粉钠 (一)来源与制法 羧甲基淀粉钠(CMS-Na),又称乙醇酸钠淀粉,由淀粉在碱存在下与一氯醋酸作用而制得。 羧甲基淀粉钠含钠量应低于10%,一般为2.8%-4.5%。 羧甲基淀粉钠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已收载。 (二)性质 为白色至类白色自由流动的粉末; 镜检呈椭圆或球形颗粒,直径30-100μm; 能分散于水,形成凝胶,醇中溶解度约2%,不 溶于其它有机溶剂; 在水中的体积能膨胀300倍; 2%的混悬液ph5.5-7.5时粘度性质最大而稳定,pH低于2时,析出沉淀,pH高于10时,粘度下降。 羧甲基淀粉钠一般含水量在10%以下,但有较大的吸湿性,25℃及相对湿度为70%时的平衡吸湿量为25%; 故需密闭保存,防止结块。 直接压片制成的片剂 崩解时间: 羧甲基淀粉钠海藻酸钠玉米淀粉微晶纤维素。 溶出50%的时间 以羧甲基淀粉钠最短。 (三)应用 羧甲基淀粉钠为无毒安全的口服辅料, 广泛用作片剂和胶囊剂的崩解剂。 第二节 纤维素(粉状纤维素 微晶纤维素) 【目的要求】1、熟悉粉状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的来源与制法2、了解粉状纤维素,微晶纤维素化学结构3、掌握粉状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的性质4、熟悉粉状纤维素,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庭院设计课件 第五章 功能布局与平面设计.pptx VIP
- 2021年Fall AMC 10B真题含答案.pdf VIP
- 2025年辽宁省地矿集团面向校园招聘80人考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VIP
- 九一八事变(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共22张PPT).pptx VIP
-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安排.doc VIP
- 广州某1200吨超低温金枪鱼冷库制冷系统设计.docx VIP
- 2025年美丽中国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中医辩证施护课件.ppt VIP
- Mysql数据库及应用 广东开放大学考试题库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