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史地]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学案答案.pptVIP

[政史地]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学案答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政史地]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学案答案

5)井田制瓦解的过程: A、开始崩溃:_______。表现为大量_______被抛荒,部分_______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B、加速瓦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进行税收改变:齐国管仲______________;鲁国的________在客观上承认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井田制瓦解。 C、彻底废除:战国时期,秦国________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全面肯定了土地私有制。 【问题2】为什么说各国的税制改革加速了井田制 的瓦解?(A级)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的税制改革,在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问题4】井田制和分封制是何关系? 井田制———经济制度 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分封制———政治制度 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之上 3、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发展的概况 1)汉代以来____________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2)为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自魏晋开始至唐初的统治者常采取_________、________的措施。 3)宋初统治者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策,使两级分化更为严重。 4)明清时期,_________________繁荣,通过土地买卖广占田土的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问题2】为应对土地兼并,统治者采取的对策、目的是什么?哪些朝代实施了?(A级)为什么不能根除?(C级) 【问题3】均田制的性质?有何局限?(B级) 【学习活动三】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下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1、概念: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 ______为收益,称___________________。地 主与佃农之间形成________关系。 2、历程: (1)产生:_____________ (2)发展:到了______ 收取租税的现象比较普遍。(说明租佃关系中主佃各半的分成租制) (3)普遍化:______________ (4)进一步发展:_____________ 【问题1】为什么到了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A级) 【问题3】租佃关系发展有何影响?(B级) 【问题4】根据所学知识总结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趋势。(C级) 【问题5】根据所学知识你能归纳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吗?(C级) (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4)以地主私有为主的土地私有制形式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5)各地区各民族农业发展不平衡,南宋以后,经济中心完全南移。 材料二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2)材料二反映了该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发生这一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 ——董猬《救活荒民书》(3)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举例说明统治阶级试图解决该问题而采取的措施,结果如何?为什么? 材料四 金宝庐舍,转瞬灰炽,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陶煦《租核·推原》 (4)材料四反映的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国家:经济上国家财政赋税收入减少; 政治上社会矛盾激化,引起社会动荡 农民:几无立锥之地,无法向国家交纳赋税 * * 第二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三个子目一条线索贯穿本课的学习 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 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下生产经营 方式的变化 课文解读: 【学习活动一】: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 (废井田、开阡陌) 1.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 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 井田制内容、特点 材料一:方里而井, 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下》 2)性质: 3)特点: 公田:_____占有,农夫耕作,收获全部归_____。 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______,没有______。收获归______. 井田制 1)背景:______的出现,_______的分化, 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商周时期,土地公 有制遭到破坏,_________出现。 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土地不允许买卖) 4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