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鲁迅与社会责任.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鲁迅与社会责任

第九讲 鲁迅与社会责任 走近鲁迅 鲁迅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他的爷爷是翰林出身,曾经担任过知县,后来在北京担任内阁中书,他的父亲则是一个饱读诗书的秀才。 鲁迅13岁,祖父因科举考试行贿被判了死刑(斩监候)。 父亲秀才的名号被革除 。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可以看见人生的真面目。” 《呐喊自序》 父亲病重、母亲忧愁、弟弟年幼 “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 (《呐喊自序》) 鲁迅16岁,父亲病逝。 江南水师学堂学习三年,后赴日留学。 鲁迅26岁,与朱安结婚。 条件:第一要进学堂(文化),第二要放足(观念)。 “母亲娶媳妇” 包办婚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图书馆馆长李大钊,文学院院长胡适。 鲁迅:二弟周作人,比他小四岁;三弟周建人,比他小七岁。 1919年——1923年 居住在北京八道湾的一所大宅院 手足失和原因: 周作人日本夫人羽太信子 我总以为不计较自己,总该家庭和睦了吧,在八道弯的时候,我的薪水,全行交给二太太,连周作人的在内,每月总共有600余银圆,然而大小病都要请日本医生来,过日子又不节约,所以总是不够用,要四处向朋友借,有时借到手连忙持回家,就看见医生的汽车从家里开出来了,我就想:我用黄包车运来,怎敌得过用汽车带走的呢?(许广平《鲁迅回忆录·所谓兄弟》) 兄弟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以至于动手打了起来。 周作人绝交信:“鲁迅先生…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 周作人和鲁迅绝交之后,思想渐渐脱离了时代主流。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周作人担任日伪政府教育督办,抗战胜利之后,以叛国罪被判入狱。1949年出狱后 ,定居北京,在人民大学出版社工作,1967年去世,终年82岁。   鲁迅的三弟周建人与鲁迅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高等教育部副部长,后任民进中央主席。1984年去世,终年94岁。 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因为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里了。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呐喊自序》) ----科学救国 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呐喊自序》) ----弃医从文 鲁迅、周作人,翻译了外国小说——《域外小说集》,在中国和日本加起来卖了41本。 1909年在浙江绍兴任教 ——1912年在教育部任职(收集古董、抄写碑帖,读佛经)—— 1918年,钱玄同请鲁迅《新青年》撰稿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死了,然而从昏睡入死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呐喊自序》) 《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小说发表时,周树人第一次使用了鲁迅的名字。 连续写了《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集为《呐喊》。 1923年10月,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大学,结识许广平。 1925年3月,许广平给鲁迅投寄了第一封信,信中以“小鬼”之称,探问鲁迅“孤寂生活,其味如何”。 同年9月,鲁迅赴厦门大学任教,许广平到广州任教。 1927年1月,鲁迅到广州中山大学执教。 1927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