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指突状细胞肉瘤.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淋巴结指突状细胞肉瘤

广州军区总医院尹吉林主任提供病例 【病史】男,2岁。 主诉:发现面色苍黄,腹部膨大2月余。 现病史:患儿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色苍黄,腹部逐渐膨隆,无伴发热,咳嗽,吐泻及腹痛,无胸痛及肢体疼痛等不适,无伴皮肤粘膜出血,无尿色加深,血尿及黑便,患儿生活如常。 既往史:无。 辅助检查:B超:肝脏肿大,肝门部多发肿大淋巴结;脾脏重度肿大;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腹部CT示:肝门区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增大,原因待查。血常规:白细胞 2.6×109/L低(5~12)×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3×109/L低(2.5~8.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9%低(50~70)%;淋巴细胞百分比58.3%高(20~40)%;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0%低(0.5~5);红细胞2.13×1012/L低(3.79~5.88);血红蛋白62g/L低(110~151)g/L;红细胞压积(HCT)20.4 (37~51)低;血小板28×109/L低(140~440)/L。? PET/CT示:1、? 双侧颈部各区、双侧锁骨上、双侧腋下、双肺门、纵隔(2、4、7组)、腹腔内、肝门、胃小网膜、腹膜后、盆腔内及双侧腹股沟区广泛多发淋巴结增大伴代谢增高,最大约2.9cm×2.5cm,SUV最大值为3.1,平均值为2.7,部分有融合。2、?脾脏体积明显增大,其内密度尚均匀,CT值为40.8Hu,代谢弥漫不均匀增高,SUV最大值介于1.9~3.0之间,平均值介于1.7~2.0之间。3、肝脏体积增大,肝右叶见小条状密度增高影沿肝内胆管分布,肝脏密度弥漫性减低,CT值介于17.6Hu~25.2Hu,代谢未见明显异常。 ? 手术病理:送检颈部淋巴结1枚,1cm×0.7cm×0.6cm,包膜完整,切面灰红,质软,取3块。光镜所见:送检淋巴结结构已破坏,少量淋巴滤泡结构残存,可见弥漫成片排列的肿瘤细胞,胞浆丰富红染,核圆形或不规则形,部分可见小核仁,异型性明显,核分 裂多见。免疫组化染色:S-100(+),Vim(+),CD68/CD45RO(+),CD3/CD20淋巴细胞(+),CD21/D2-40滤泡中央(+),KL-67约15%肿瘤细胞阳性。病理诊断:结合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符合(颈部)淋巴结指状树突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 sarcoma). 【分析与讨论】   IDCS 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迅速,病程多不超过1 年。IDCS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的方案,文献报道大部分多采用非霍奇金的化疗方案治疗,部分辅以放疗,但是治疗的效果不理想。 至今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和预后与患者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早期局限的病灶可通过手术切除加大剂量的放射治疗得到控制,而对恶性淋巴瘤有效的联合化疗对于进展期的IDCS 无持久的抗肿瘤作用,即使缓解亦会很快复发,骨髓移植的作用不肯定。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