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体内污染物的运动及毒性.ppt

  1.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体内污染物的运动及毒性

目 录 1 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1.2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2 污染物质在机体内的转运 2. 2分布 2.3排泄 2.4蓄积 3 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 影响生物浓缩系数的因素 富集机理-分配作用 3.2生物放大 以水生生物对某物质的生物积累而论 , 其微分速率方程可以表示为 : 4 污染物质的生物转化 4.1生物转化中的酶 酶的分类 4.2若干重要辅酶的功能 4.2 . 2NAD+ 和 NADP+ 4.3生物氧化中的氢传递过程 分类 4.3. 2.有氧氧化中分子氧为间接受氢体的递氢过程 4.3. 3. 无氧氧化中有机底物转化中间产物作受氢体的递氢过程 4.3.4. 无氧氧化中某些无机含氧化合物作受氢体的递氢过程 4.4耗氧有机污染物质的微生物降解 微生物降解糖类的基本途径是 : 三羧酸循环或柠檬酸循环图示 4.4 . 2. 脂肪的微生物降解 (3) 脂肪酸的转化 酶促β-氧化途径 4.4 . 3. 蛋白质的微生物降解 (2) 氨基酸脱氨脱羧成脂肪酸 小结 4.4 . 4甲烷发酵 4.5有毒有机污染物质生物转化类型 4.5.2还原反应类型 4.5. 4. 若干重要结合反应类型 4.6有毒有机污染物质的微生物降解 小结 4.6.2 农药 微生物降解 DDT 过程如图 5-16 。 4.7氮及硫的微生物转化 反硝化:硝酸盐在通气不良条件下 , 通过微生物作用而还原的过程称为反硝化。分为三种情形 : 固氮: 4.7.2. 硫的微生物转化 反硫化 4.8重金属元素的微生物转化 汞的生物甲基化途径: 生物去甲基化 4.8. 2. 砷 砷的微生物甲基化的基本途径 4.8.3. 硒: 4.8. 4. 铁 4.9污染物质的生物转化速率 K m值是酶促反应的一个特征常数,K m值越大,达到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所需要的底物浓度越大,说明酶对底物的亲和力越小.影响因素:酶的种类,底物,pH、温度、离子强度等反应条件而变化。 (2)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4.9.2微生物反应的速率 5.污染物质的毒性 5.2毒物的毒性 5.3毒物的联合作用 5.4毒作用的过程 5.5毒作用的生物化学机制 5.5. 4. 致畸作用 联合作用 DDT 降解的主要途径:DDT由于分子中特定位置上的氯原子而难于降解。在微生物还原脱氯酶作用下 ,脱氯和脱氯化氢。 降解产物:DDE 及 DDD 是其最通常的降解产物。 DDE 极其稳定。 DDD 还可形成一系列脱氯型化合物 , 如 DDNS 、 DDNU 等;DDT 和 DDD 羟基化 , 分别形成三氯杀螨醇和 FW-152 。至少已有 20 种 DDT 不完全降解产物被分离出来。 降解速度:DDT 在厌氧条件下降解较快。 可降解 DDT 的微生物:互生毛霉、镰孢霉、木霉、产气气杆菌等。 小结:一般来说 , 有机氯农药较有机氮和有机磷农药要难降解得多。 4.7.1 氮的微生物转化 氮在环境中的主要形态: 第一种 ,空气中的分子氮。第二种 , 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核酸等有机氮化合物 , 以及生物残体变成的各种有机氮化合物。第三种 , 铵盐、硝酸盐等无机氮化合物。 氮的主要转化:同化、氨化、硝化、反硝化和固氮 。 同化与氨化:绿色植物和微生物吸收硝态氮和铵态氮 , 组成机体中蛋白质、核酸等含氮有机物质的过程称为同化。反之 , 所有生物残体中的有机氮化合物 , 经微生物分解成氨态氮的过程则称为氨化。 硝化:氨在有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作用 , 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称为硝化。硝化分两个阶段进行 : 2NH3 + 302 →2H++2NO2-+2H2O+ 能量 (5-87) 亚硝化单胞菌属 2N02- +02 → 2N03- + 能量 (5-88) 硝化杆菌属 这些细菌分别从氧化氨至亚硝酸盐和氧化亚硝酸盐至硝酸盐过程中取得能量 , 均以二氧化碳为碳源进行生活的化能自养型细菌。 硝化的条件:对环境条件呈现高度敏感 : A高水平的氧 ;B 中性至微碱性条件 , 当 pH =9.5 以上时硝化细菌受到抑制 , 而在 pH=6.0 以下时亚硝化细菌被抑制 ;C 适宜温度:为 30 ℃ , 低于 5 ℃或高于 40 ℃时便不能活动 ; D必须在有机物质存在条件下:参与硝化的微生物在自然环 境中必须在有机物质存在条件下才能活动。 第一: 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在内的多种微生物 , 能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 。 第二: 兼性厌氧假单胞菌属、色杆菌属等能使硝酸盐还原成氮气 , 其基本过程是 : 这些菌分布较广 , 在土壤、污水、厩肥中都存在。 第三种情形 , 梭状芽抱杆菌等常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和氨 , 但是所形成的氨 , 被菌体进而合成自身的氨基酸等含氮物质。 反硝化的重要条件:A厌氧环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