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虽寿》等教材解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龟虽寿》等教材解析

《龟虽寿》·诗词评析   此诗是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章。当时他击败袁绍父子,北定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便写下这一组诗,抒写胸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诗开头四句,就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无限感慨,吟出了自己的清醒认识。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曹操接着用四句诗表明自己的态度,自比于伏枥的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胸中仍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有志之士,虽人到晚年,但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息,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激昂。“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慨叹,继发壮怀激烈的高唱,复又回到哲理的思辨:人总是要死的,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何况如能善自保养身心、健康愉快,也可以延年益寿呢!而这善自保养身心,根本就在于“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息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本诗集中体现了曹操的生命观和积极进取精神。这种充满激情的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刚健的风格,就是后人所谓“建安风骨”。 诗词五首·阅读提示   这五首诗词富于情味,风格各异。学习时,要在理解语句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和联想,在头脑中再现诗中的情景,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同时要注意各首诗词的写法。 注意下列加粗字的读音: 逾  戍  老骥  伏枥  老妪  幽咽  翁媪 龟 ? 龟虽寿① ? 神龟②虽寿,犹有竟时③; 腾蛇④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⑤伏枥⑥,志在千里; 烈士⑦暮年⑧,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⑨;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⑩。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①选自《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 ②[神龟]传说中的一种长寿龟。 ③[竟时]终了的时候。 ④[腾蛇]传说中的一种能兴云驾雾的蛇。 ⑤[骥(j@)]良马,千里马。 ⑥[枥(l@)]马槽。 ⑦[烈士]这里指有雄心壮志的人。 ⑧[暮年]晚年。 ⑨[盈缩之期,不但在天]意思是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只决定于天。盈,满,引申为“长”。缩,亏,引申为“短”。但,只。 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意思是只要能调养身心使之和乐,就能长寿。养怡,调养身心使之和乐。永,长、久。 龟虽寿·修辞特点 ? 诗一开始就连用神龟、腾蛇、老骥为喻,既是逻辑推理,又能唤起人们的形象思维。“老骥伏枥”的比喻,转消极为积极,有力地突出了诗的中心思想;“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作者自我形象的艺术写照。“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以励志之语。 《石壕吏》·题解 ? 1153页注⑦。 2.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东二里的瑶湾。唐代伟大诗人。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父亲杜闲当过兖州司马和奉天(今陕西乾县)县令。杜甫自幼好读书,7岁能吟诗,9岁写大字,十四、五岁时诗作逐渐成熟。20岁后经近十年的漫游,曾先后到过吴、越、齐、赵一带。其间同高适、李白结识。此时所写《望岳》、《彦兵曹胡马》、《画鹰》等诗,已出于不凡。35岁到长安科考落第闲居十年,写出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日益鲜明。44岁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后任左拾遗,又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此时写出传世之作《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通称三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通称三别)。其现实主义创作达高峰。唐乾元二年(759年)友人相助,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一草堂,名“浣花草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创作于此。他曾一度在友人剑南节度使严武幕府中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人称“杜工部”。大历五年(770年)冬,诗人病逝于湖南耒阳。他为后世留下1400多首诗,被誉为“诗史”,他被尊为“诗圣”。他的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典范。他擅长五、七言古诗和律诗,又创作了“即事名篇”的新乐府,直接开拓了唐朝中期的新乐府运动,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今有《杜工部集》传世。 《石壕吏》·预习提示 ? 1 2.体会“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珍惜和平幸福生活。 3.诗人的感情融化在客观事实的记叙中。整首诗都是客观事件的描写,作者不发一句议论。诗人鲜明的爱憎感情,是通过故事的情节场面表现出来的,这使作品有着深刻的真实性和强烈的感染力。 4.结构完整,剪裁得当。全诗以时间为顺,有头有尾、完整地写出诗人由日暮投宿到天明登途的全过程。详写了老妇致词的内容,写恶吏的嘴脸,全由“老妇前致词”的血泪控诉,揭露得淋漓尽致;而老妇的形象也由此得到精美雕塑。真是一箭双雕。笔墨精简之至。 石壕吏·课文评点 ? 这首叙事诗,叙述差吏乘夜捉人,连衰年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开头四句是全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