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传质动力学一-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PDF

液相传质动力学一-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PDF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液相传质动力学一-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第二章 液相传质动力学(一)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主讲: 刘岩 1 研究液相传质动力学的意义 1. 电极过程的第一步骤 2. 一些重要电化学过程的控制步骤 -2 5 -2 -1 氯碱(0.3 Acm ); 10 Acm (反应物浓度1 molL ) 高效化学电池(锂离子、燃料电池等); 金属防腐的缓蚀 3. 控制步骤转换 目的: 寻求控制传质步骤进行速度(加快或减慢)的方法。 2 A highly ordered nanostructured carbon–sulphur cathode for lithium–sulphur batteries, Xiulei Ji, Kyu Tae Lee and Linda F. Nazar , Nature Materals 8,500,2009 •利用介孔碳骨架结构和 表面改性,抑制中间产物 多硫化物的扩散 •电极界面传质/传荷机制 •. Reversible capacities:1,320 mA h g-1 3 - e - e 反应慢 具有足够的传输能力 反应快 传输能力受到限制 增大极化电势,降低反应活化能 增加反应物浓度或进行搅拌 (a)电荷迁移控制 (b)传质过程控制 控制步骤的转换 4 §2.1 液相传质的方式及研究思路 §2.2 稳态扩散过程 §2.3 浓差极化的规律和浓差极化的判别方法 §2.4 非稳态扩散过程 §2.5 滴汞电极的扩散电流 (自学) 5 §2.1 液相传质的方式和研究思路 一、液相传质的三种方式 1、对流传质 Convection  对流是一部分溶液与另一部分溶液之间的相对流动。  自然对流:由于溶液中各部分之间存在着密度差或温 度差而引起的对流。 偶然振动、电子转移反应过程中温度或浓度的变化  强制对流:用外力搅拌溶液引起的对流; 2、电迁移传质 Migration  带电粒子(离子)在电场梯度作用下的迁移。 6 3、扩散传质 Diffusion 当溶液中存在着某组分的浓度差,该组分自发地从高浓度 处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