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迈克尔逊实验中的条纹分析
迈克尔逊实验中的条纹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于迈克尔干涉实验中干涉条纹的特点,和实际出现的不同于书本理论讲解的条纹形状,以及其他可能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条纹形状本身特性,以及与仪器调整状态的关系,增加了对于迈克尔逊实验的认识。本文分为部分,第一部分对迈克尔避干涉仪的等倾干涉图样变化的进行 了理论的分析从而解释了干涉图样随距离变化的现象.第二部分对迈克尔逊干涉仪椭圆干涉图样成因析;
关键词: 迈克逊干涉仪实验 干涉条纹 非定域干涉 定域干涉
引言
在大学物理教程以及大学物理实验书中,对于等厚等倾干涉的条纹分析,大多停留在标准理想状态下的理论计算。而在迈克逊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装置设置,仪器差异,人为调节因素等等原因存在,出现的条纹往往不是理想状态的情况,更多的情况往往是其他的类似的图样,经过细致的分析,我们可以探讨这些情况产生的原因,具体形状。
第一部分
迈克尔逊干涉仪原理图如图(一)
在进行实验时,笔者观察了干涉图样随距离变化的现象发现了三个
有趣的地方:
1 )圆环条纹中心宽而稀,随着圆环半径R增加,条纹逐渐变细变密;
2 )当增加 M1与 M2 的距离 d时 ,条纹逐渐变窄 、变密 , 反之,
d逐渐减小,条纹变宽、变稀;
3 )当增加屏 P的距离 z时,整个条纹变宽、变稀。
我们可以通过理论分析,导出一个数学表示式,解释了干涉图样变化
的现象。光路图可等效为如图二所示,
可以计算出等效光源 S1 ( 相当于从 M1反射的光)与S2:
( 相当于从 M2 的虚像 M’2 发出的光)射到屏 P上任一点 A
的光程差 S1A-S2A =R2+2d+Z2-R2+Z2
=R2+Z21+4Zd+4d2R2+Z2-1
因为Zd,∴δ=2ZdR2+Z2 ( 1 )
从图2看出任一暗(明)条纹的宽度 △Ri 与其条纹半径Ri 有关;而且,
△Ri 是由两光束的光程差相差半个波长而产生的干涉相消(或增强)。根据这种考虑,将式 ( 1 )对R求导数后得到 :
dδdR=2Zd-R(R2+Z2)32
将dδdR 改为 △ δ/△R, 移项后得到:
△ R =(R2+Z2)322ZRd△ δ ( 2)
由于△R是M1移动半个波长距离而产生的暗(明)条纹宽度 , 以△ δ=λ/2代入式 ( 2 ),同时考虑到Z R, 则式( 2 )近似为:△ R=λz24Rd(3)
由式 ( 3 ),当Z,d不变时,△R反比于R.这就说明了圆环暗(明)条纹宽度△R与条纹半径R的逐渐增加而变窄.因此中心稀而宽,边缘密而窄。同样当 Z,R不变时,△ R反比于 d说明增大M1与M2的距离时,条纹变密,变窄。当M1与 M2之间的距离不变时,取下观察屏 P,使屏 P与S’2的距离 Z增加时,整个同心圆环半径变,条纹变宽变稀。利用式 ( 3 ) 圆满地解释了上述三个现象。
第二部分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和使用是一个很精细的光学实验。在各步调整都看似到位的情况下 , 在观察屏上看到的非定域干涉条纹往往不只是圆形条纹 , 还有由圆形逐渐演变的椭圆曲线。采用数学定量分析的方法 ,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论证 , 同时对其规律及与仪器调整状态的关系加以研究
2.1 原因分析
光路图如图。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非定域干涉图样通常是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
点光源产生的非定域干涉,S1 ( 相当于从 M1反射的光)与S2:
( 相当于从 M2 的虚像 M’2 发出的光)射
圆条纹的产生 分光板 G1是厚度为 a的平玻璃板,
其 B C表面有一层半反射半透射薄膜。仪器维护时误
将半反射半透射薄膜面 旋转到A D位置,结果,干涉图
样变成椭圆形。
②椭圆条纹的产生原因 正常情况由于补偿板G2在光程上的
补偿作用,M1和 M2互相 垂直时。S’1 和S’2 连线和屏 E垂直,
干涉图样是圆形。 G2前后表面互换位置,补偿板就实现了光程补偿。考虑分光板厚度的影响,将 B C,A D两面的光路作比较,取入射角 i =4 5。的光线做图,如图四
入射光直接在半反射面上反射到平面镜m1 ,透射光会偏离人射光方向射
向 M2,虚像S’2在半图四 BC和 AD两面互换后的光路图
反射面中的像就会偏离正常情况下的位置,出现S’1 和S’2
连线和屏 不垂直。同时,光程差会比原来多出一部分
显然 ,S’1 S’2线和屏E不垂直,屏上观察干涉图样会变成椭圆形。
设 S’1 S’2连线和屏夹角为φ时,相邻两条间距在夹
角为φ方向上变为?r=?rcosφ=λL22dL2-(Kλ/d)cosφ
由于c o s φ ≤1 ,故?r?r ,条纹间距变大.于是 屏上的干涉图样看上去成了椭圆形。
2.2 调试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实验中,干涉条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锂离子电池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文).docx
- 2025贵州铁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3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VIP
- 《工业软件测评通用程序及要求》征求意见稿.pdf VIP
- 2024年可持续膳食系列报告:菜谱碳足迹-龙吟研究室-2024-63页.pdf VIP
- 家居行业全景剖析.pptx VIP
- 反间谍安全防范工作总结.docx VIP
- 河南各市(精确到县区)地图PPT课件(可编辑版).pptx
- 住院患者的VTE风险和防治.pptx VIP
- 2025贵州铁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3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五四学制)(解析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