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沉井、顶管、骑马井施工方案精品
沉井、顶管、骑马井
施
工
方
法
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M008标
2006年6月
目 录
一、沉井施工方法
1.1概述
1.1.1 情况介绍
1.1.2 本工程技术特点
1.1.3 施工部署
1.1.4 沉井施工工艺流程图
1.3 基坑开挖
1.3 砂垫层、素砼垫层施工
1.4 沉井制作工艺
1.4.1 模板工程
1.4.2 钢筋工程
1.4.3 混凝土浇捣工程
1.5 刃脚垫架拆除
1.6 排水方法
1.7 沉井下沉
1.8 使用气幕法助沉措施
1.9 施工缝设置和处理
1.10 沉井干封底施工
1.11 封顶
1.12 沉井下沉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正常偏差和处理措施
1.13 防止沉井超沉措施
1.14 防止沉井偏移措施
1.15 防止基底可能发生流砂、管涌、隆起的措施
1.16 沉井监测保护措施
1.16.1 概述
1.16.2 测量总则
1.16.3 监测方案
1.17 保证土方连续,按时运输和限制堆放条件的措施
1.18 施工质量标准
1.18.1 沉井制作尺寸和允许偏差
1.18.2 沉井下沉后允许偏差
二、顶管施工方法
2.1 工程概况
2.2 工具管选型
2.2.1 顶管机选型
2.2.2 工具管施工原理及主要特点
2.2.3 备用工具管
2.3 顶管工作井现场布置
2.3.1 工作井地面布置
2.3.2 井内布置
2.3.3 管内布置
2.4 主顶进系统
2.5 管子与接口
2.5.1 管子
2.5.2 接口
2.6 顶管动力、照明
2.7 顶管施工工艺、最大顶力及其限制
2.7.1 顶管施工工艺
2.7.2 顶管施工周期
2.7.3 推进最大顶力计算
2.7.4 中继间设置
2.8 中继间的类型选择
2.9 顶管进出洞措施
2.9.1 工具管出洞技术方案
2.9.2 工具管进洞技术方案
2.10 地下管道内通讯方式及监控摄像系统
2.11 顶管时的意外应急措施
2.12 机头偏转及纠正措施
2.13 地下人防通道、建筑物沉降控制及保护措施
2.14 沼气处理及承压水方法及措施
2.15 顶进过程中,线形控制及测量设备
2.16 地上、地下挖弃土的安排及处理
2.17 触变泥浆的配制及压浆方案
2.18 曲线顶管中的几个问题
2.18.1 管口衬垫材料
2.18.2 曲线顶管的测量
2.18.3 多个移动测站的计算
2.18.4 曲线顶管管缝控制
2.19 顶管施工时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三、骑马井施工方法
3.1 骑马井施工步骤
3.2 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3.2.1 管底地基加固
3.2.2 井钢套予制
3.2.3 基坑开挖
3.2.4 钢套就位、固定
3.2.5 预留管埋设
3.2.6 钢筋砼井壁浇筑
3.2.7 钢筋砼盖板浇作
3.2.8 顶管复合管管中顶部开孔
3.2.9 井座和成品井盖封闭
四、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1 沉井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1.1 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4.1.2 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1.3 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1.4 沉井下沉质量保证措施
4.2 顶管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五、对常见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5.1 沉井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5.2 顶管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沉井施工方法
1.1概述
1.1.1情况介绍
本工程为4座沉井,2座为Φ3000顶管的工作井及接收井,另2座为Φ1650顶管的工作井及接收井,沉井结构为现浇钢筋砼结构,施工时采取二次制作一次排水下沉,沉井封底采用排水干封底。下沉过程中,为减小井壁与土体之间的摩阻力则采用膨润土泥浆套助沉,在下沉结束后采用水泥砂浆进行置换。
井号 类别 内净尺寸m 地面标高m 刃脚底标高m 井高
m 壁厚mm 起沉标高m 制作与
下沉 TSYB7-1 工作井 Φ9.50 5.00 -6.33 9.35 700
1000 2.52 二次制作
一次下沉 TSYB5-2 接收井 4.5*5.5 4.62 -5.25 7.87 550
700 2.32 二次制作
一次下沉 E5W1-2 工作井 4.5*8.0 4.81 -4.62 7.93 700
850 3.01 二次制作
一次下沉 E5W2-4 接收井 4.0*4.5 4.86 -6.50 11.36 450
600 2.56 二次制作
一次下沉 1.1.2本工程技术特点
A、纠偏措施:进行沉井下沉稳定性验算,采取勤测、勤纠;辅助:减阻助沉、增压止沉等相应措施。
① 沉井制作前刃脚底素砼、砂垫层经过稳定性复核验算,以防突沉。
② 沉井起沉阶段,严格控制倾斜,并及时纠偏至设计要求。
③ 沉井下沉过程中,采取早纠、勤纠、勤复测,且每次下沉均纠到设计要求。
B、洞口封堵措施:沉井预留顶管洞口,在沉井下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