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一章高分子化学(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高分子化学(绪论)

高分子化学 引言 1924年德国化学家H.Staudinger明确提出天然橡胶分子是高分子量的大分子 1930年H.Staudinger进一步提出高分子稀溶液的粘度与分子量的定量关系 1932年H.Staudinger发表了第一部关于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总结性论著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高分子化学从有机化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学科 高分子化学:研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和反应的一门学科。 高分子化学的研究对象: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 天然高分子:蛋白质、淀粉、棉、麻、毛、皮等 合成高分子: (1)通用高分子: 塑料、橡胶、化纤、涂料、粘合剂等 (2)特殊高分子: 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的高分子 (3)功能高分子: 具有光、电、磁等物理特性及催化、鳌合等化学性能 (4)仿生高分子: 具有模仿生物物理特性的高分子 (5)无机高分子 (6)复合高分子 高分子学科研究的内容 (1)高分子的合成及应用方面(高分子化学) (2)高分子物理与物理化学方面 (3)高分子成型加工及应用理论方面的研究 (4)高分子设计方面的研究 其相互关系如下: 高分子科学发展的三阶段 第一阶段: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五十年代 第二阶段: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 第三阶段: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 主要参考书 《高分子化学》潘祖仁编 第四版(主教材) 《高分子化学》卢江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高分子化学》王久芬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高分子化学》张兴英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高分子化学》林尚安编 ,第一版,1982 《高分子化学》肖超勃编 ,第一版,1998 《高分子化学》王槐三编 ,第一版, § 1.1 高分子化合物的特征及基本概念 高分子化合物(高聚物): 一、高分子化合物的特性 1 高分子化合物和低分子化合物的明显区别是分子量的大小 例如 2 高分子链的几何形状可分为:线型、支链型和网状结构。 3 高分子材料具有聚集态结构 聚集态结构: 由许多高分子链聚集而成,聚集起来的链与链的形态和结构称为聚集态结构。 4 高分子链具有微结构 5 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多分散性 高分子化合物是具有各种分子量的同系物的混合物。 二、高分子的基本概念 1 单体、低聚物、高聚物 单体 带有某种官能团、并且具有聚合能力的低分子化合物,或能形成高分子化合物中结构单元的低分子化合物。 低聚物(齐聚物)分子量介于高分子与低分子之间的这一类化合物(分子量在几百到几千以下,100~3000)。许多热固性树脂固化前称为预聚物。 高聚物(见前) § 1.2 聚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一、聚合物的分类 a 碳链高分子 主链全由C原子构成,取代基可由C原子或其他杂原子构成。 b 杂链聚合物 主链除C原子外尚有O.N.S等原子。 [NH(CH2)6NHCO(CH)4CO]n C 元素有机聚合物 主链上无C原子,侧基为有机基团的聚合物。 d 无机高分子 主链和侧链上均无C原子的聚合物。 2 按性能和用途分类 纤维 弹性模数大,受力时形变小,一般只有百分之几到二十。纤维大分子沿轴向作一定规则排列,长径比大。 橡胶 室温下弹性高,即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很大的形变(可达1000﹪);外力除去后,能迅速恢复原状,弹性模数小。 塑料 弹性模数介于橡胶和纤维之间。温度稍高时,受力形变可达百分之几十,部分形变是可逆的,部分形变则是永久的。粘度、延展性和弹性模数都与温度有直接关系,反映出塑性行为。 涂料和粘合剂 涂料 高聚物用于建筑物的装饰美化和保护作用。 粘合剂 高聚物用于物件之间的粘接。 漆 高聚物用于家具等物件的装饰美化和保护作用。 功能高分子 高分子具有热、声、光、电、磁等功能性时,则称为功能高分子。 3 其它分类 二、聚合物的命名 1 习惯命名:按单体或聚合物结构命名。 2 按聚合物的结构特征来命名 尼龙—66 聚己二酰己二胺 尼龙—6(卡普隆) 聚己内酰胺 涤纶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腈纶(奥纶) 聚丙烯腈 氯纶 聚氯乙烯 丁苯橡胶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