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课标,让阅读教学“清楚”起来(唐耀).doc

品读课标,让阅读教学“清楚”起来(唐耀).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品读课标,让阅读教学“清楚”起来(唐耀)

品读课标,让阅读教学“清楚”起来 唐 耀 金堂县赵家镇小学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品读课标;阅读教学 有人说:“语文教学模模糊糊一大片,数学教学清清楚楚一条线”。诚然,语文教材是选文型的,分单元呈现了主体课文(课后习题、学习生字)和“语文天地”,教学要点散落其中,“模模糊糊一大片”。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却又往往面面难到。面对一篇篇课文,确定什么目标?抓哪些训练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作出了最新的阐释和有力的引领。语文教师应当重视新课标的学习与解读,熟知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学段目标,牢牢把握阅读教学的底线与要求——心中有纲;抓住文体特点,立足学生学情,分解语文课程标准,确立课文教学目标——眼中有人。这样,提纲挈领,纲举目张,蕴藏的教学要点“项链”浮出教材,阅读教学顿时“清楚”起来。 一、新旧课标对比读,读懂要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出炉后,与实验稿相比,有继承,沿用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依然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有创新,汲取了语文教学改革研究的新思想新成果。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更为本真—“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将语文课程学习的核心目标定位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此乃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的显著区别,是语文学科的本体目标,更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握语文教育的学科特点,用“课文”教“语文”,不偏不倚,突出“语用”这一核心目标,去伪存真,删繁就简,改进课堂,逐步“转身”,进一步淡化内容分析,将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学语言、用语言,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得意、得言、得法、得用。如在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龙的传人》的教学时,把“体会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特点与作用”作为第二课时的一个重点内容,让学生找出文章的开头、结尾读一读,领悟“首尾呼应”的写法,并作为当天或本周练笔的一个训练点。这种表达方法在《灯光》一文中也有生动的体现。 二、学段目标连续读,读出异同 学段目标是对总体目标的分解与细化。同一阅读目标在不同的学段是怎样表述的?有哪些层次上的差异与变化?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把握这张“螺旋上升图”避免不达标和超标呢?这就需要我们把各学段同一阅读目标连续读,读出异同、读出细微变化与程度要求,便于教学中层次分明,有的放矢。如关于词语和句子的学习目标:在第一学段是这样表述的“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则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思。”;第三学段要求“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三个学段都强调词句要“随文学习”,不离语境,与个体经验联系,不可孤立地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但第一学段仅要求“了解大意”,是较为肤浅的认识,更多的是强调积累;第二学段,则要求“理解准确”,会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程度上更深一些,品味出 “表情达意”的效果;在第三学段,强调能力的达成度,有语感方面的要求“推想词句意思”,明确提出“辨别感情色彩,体会表达效果”,这是词句理解的精细化。由此看出,同样是“词语教学”,三个学段的要求是有区别的,教学中我们要心中有数,因材施教。 同样,对于课文的一般阅读目标,不同学段的表述目标也同中有异,如:在第二学段是这样表述的“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则明确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一目标,从第二学段开始提出,均强调“整体感知”,均明确“体会思想感情”,均倡导个性化阅读;但在第二学段,侧重于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抓要点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三学段,则对文章的“表达顺序、表达方法”提出要求,领悟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课程标准这条“明线”,结合“金钥匙”这根“暗线”,理清教学主线,分层要求,区别对待。 三、阅读目标“解压”读,读明细节 如果说学段目标是总体目标的“主干”,那么阅读目标就是学段目标的“枝叶”。尽管这样,阅读目标依然犹如一个“压缩包”,浓缩了一个年段四本教材多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品读课标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经历一个从“总”到“分”的过程,把一个个阅读目标“解压”到一册册课本一个个单元一篇篇课文中,做好课标阅读目标与课文教学目标的对接。根据文体特点和班级学情,合理取舍,“科学瘦身”,列出课文阅读目标,制定课时教学目标,剑指语言文字运用。只有这样,我们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