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菜有纳百财的说法,所以在玉器界也是很受欢迎的题材,所以常被人们拿来馈赠亲朋好友,有很好的寓意!玉白菜的谐音为遇百财,这也是古人为什么喜欢将玉白菜作为摆件的缘故了。玉石白菜又叫“横财(菜)就手”!寓意一切意外之财来得容易。是送礼或摆设、收藏的佳品。阿富汗玉在国际市场的交易价格不断上涨,很有收藏价值。 “玉白菜”谐音“遇百财”自古以来倍受喜爱,此款玉白菜洁白晶莹,不但有很好的观赏价值,而且摆在家里吉祥如意,百事称心;送给朋友友谊长久,祝福无限!在当前经济社会,祝福你的好友,上司钱源广进
对很多商家广告采用谐音手法改变成语习惯写法发表意见
一:这些商家利用谐音双关造成“成语广告”的大量出现,这是不对的,我反对这些。因为传播媒介对人的影响很大,青少年耳濡目染,如果他们按错误的意思理解,将产生不良影响!二:“谐音成语”是用同音或近音字对固有成语进行谐音换字而形成的,其形式、音节与某个耳熟能详的成语相似,意义却完全不同。 “谐音成语”主要用于广告或讽刺与幽默。众所周知,广告宣传的关键是广告语言。用“谐音成语”生动地表现产品的特色,有效地影响消费者,是近年来广告语言常用的一种手法,像“一戴添娇”、“鸡不可失”等都是比较有影响的“谐音成语”广告语。越来越多的广告商喜欢挖空心思,用“谐音成语”来进行广告宣传。 然而,一些语言学家却对“谐音成语”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一种语言污染,会对青少年产生不利影响。在品牌传播过程中,确实有不少拙劣使用“谐音成语”的实例。检举回答人的补充 2009-05-28 10:01 机不可失——“鸡”不可失(烧鸡广告) 贤妻良母——“闲”妻良母(洗衣机广告) 别具一格——别具一“革”(皮革广告) 这种对整体结构仿拟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为结构不变,能较好地保留原成语的意义;二为结构不变而又传达了广告意图,老百姓对这种现象比较认同。 你来我往——你来我“网”(网吧广告) 脍炙人口——“快治”人口(华素片广告) 谐音成语越有创意,广大受众理解的难度越大,不过新成语的结构关系只要合乎语法,用得巧妙,也会为人们逐渐接受。
汉语发展史】2010年期中作业——近十年网络谐音现象文献综述
近十年网络谐音现象文献综述
一、 引言
谐音,是指所有在语言应用过程中借助于音同或音近的词汇特点来表情达意,从而增强表达效果的语言现象。谐音虽然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但惟有汉语将它发挥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在我国的文学经典中,还是在民俗文化和日常生活中,都存在着大量的谐音现象,在它的背后也蕴藏着深厚的汉文化因素。而如今,随着网络、广告中谐音现象的不断兴盛,谐音已成为了学界研究的热点。
二、 相关研究成果
通过对2000年到2010年间的20余篇论文的整理和回顾,笔者将多位研究者的观点进行归纳和分析,从谐音现象生成的基础、网络谐音现象产生的原因、网络谐音现象的分类、网络谐音现象的特点、传统谐音现象和网络谐音现象的比较、对网络谐音现象的认识等六大方面对文献资料进行综述,如下:
2.1 谐音现象生成的基础
迪丽努尔·吾甫尔、古丽齐曼·赛买提在《谈网络语言中的谐音修辞》中谈到了谐音现象广泛产生的物质基础:“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共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根据声韵配合规律,可组合成417个无声调的音节,1336个带声调的音节,以语言中有限的音节表达无限的词语,必然产生大量的同音词、近音词”。[1]
郑博和王仲轲在《谐音现象中的文化成因》一文中,分析了谐音产生的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他们提到,汉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善于联想、想象,尤其善于二元对立的联想,并且中国人习惯以感性直观的方式体悟人与世界的动态的有机的联系,善于对事物进行整体关照的思维方式。汉民族同时有着强烈的趋吉避凶的心理以及根深蒂固的中庸之道。
黄青青在《从谐音网络词汇透视中国文化》一文中,提到了谐音网络词汇产生的另外两种心理基础。一是谐音本身就是古代中国先民流露出的一种语言崇拜:语言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他能联系世界万物,既能赐福又能除灾。其二,她认为谐音现象的繁盛与汉民族长期处于专制统治下的压抑心理是分不开的。
2.2 网络谐音现象的产生原因
张旋的《论网络语言中的谐音现象》,王晶的《浅谈网络语言中的谐音生造词》,迪丽努尔·吾甫尔、古丽齐曼·赛买提的《谈网络语言中的谐音修辞》三篇论文中,都详细分析了网络谐音现象大量出现的原因。他们都提到了谐音的产生符合语言交流的经济原则,提高了交流的效率;也提到了这一现象符合网络使用者的社会心理——求新求异的游戏意识。王晶的论述更为详细,她还提出了其他四种原因:网络交流中时间和空间二元脱离的独特语言环境、追求修辞效果的需要、拼音输入法的程序设置、方言区网络使用者的需要。
陈培在《网络谐音流行语的生成和理解机制——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