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适应大学生活1011
我的大学我做主 软件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陈旭日 2010年11月 人生三大阶段六大转折 第一次 出生 第二次 上学(中小学) 第三次 上大学 第四次 工作 第五次 退休 第六次 死亡 18岁了,进入一个成人的世界,2010年,步入了大学的校门,对于这一切,你已经适应了吗? 我们要努力用成人的自信和心态面对一种全新的生活!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I 判别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正常与异常一般以如下基本标准为依据: ⑴ 能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均有自知之明,为自己提出的生活目标与理想切合实际,有一定的自我满意感和自我价值感,悦纳自我。 ⑵ 智力发展正常,有较强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⑶ 善于与人相处,人际关系和谐 ⑷ 能正视现实,具有良好的适应环境和改造 环境的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II ⑸ 能协调与控制情绪,情绪较稳定,心境良好。 ⑹ 意志健全,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可控性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水平。 ⑺ 人格完整统一,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等平衡发展,个人的所思、所言、所做协调一致。 ⑻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个人的心理行为表现不严重偏离大多数同龄人的心理行为特征。 大学生活,你能适应吗? 正确认识大学生活 1、中学学习与大学学习的差异 2、中学与大学生活方面的差异 3、不适应的表现 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驾驭大学生活:了解心理健康常识,掌握自我调节技能 正确认识大学生活 一个大一新生入学后写给中学同学的一封信: 真没想到12年的拼搏是这样的结局。本来有很大的校园被新建筑塞的拥挤不堪。老师只在阶梯教师露一下面,讲完课就走人,双方距离之远让人寒心。宿舍里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个性鲜明,丝毫没有容忍精神,为一点小事就大吵大闹。 没有人告诉你怎样学习,哪门课重要。一下子就要开近20门课,动不动就按校规惩处,一点人情味也没有。多年梦想中的大学生活竟如此混乱、冷酷。远离家乡亲人朋友,让我非常失落。我看不惯那些自命才子的人的趾高气扬,竟然产生出自卑感,这是我在以往12年的学习生活中从未有过的…… 大学,歌颂和贬低之间…… 它是人生最好的时期,也是人生最坏的时期 它是智慧的时期,也是愚蠢的时期 它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 它是光明的时期,也是黑暗的时期 它是充满希望的春天,也是充满失望的冬天 我们在直升天堂,我们也在直坠地狱 当期望遭遇失望 正确认识大学生活——学习差异 正确认识大学生活——学习差异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胡东成教授 “从中学到大学,教学方式有很大差异。大学的课堂上,内容密集,信息量大,教师往往只做粗线条讲解,更多的要靠学生自己去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研究,变机械练习为积极思考、探索规律。不少学生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他们几乎不考虑大学学习任务激增的现实,仍然采用中学应试教育中十分灵验的题海战术,结果投入大而效率低,甚至出现不 及格,造成很大精神压力。” 正确认识大学生活 —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谈大学学习 耶鲁大学校长莱温教授:参加课外活动培养领导能力 牛津大学第一副校长麦克米伦教授:质疑精神与分析能力很重要 早稻田大学校长白井克彦教授:学习不能闭门造车 正确认识大学生活 —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谈大学学习 柏林工业大学校长库茨勒教授:理工科学生需要想象力和经济头脑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柏林格教授:大学生要有全球化眼光 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校长萨多夫尼奇教授:本科生学习宜博不宜专 正确认识大学生活——生活差异 生活环境 人际关系 同学关系 师生关系 其他的生活不适应 思乡情绪、水土不符、城乡差异、家庭生活状况、竞争对手的能力、水平、范围等等 生活环境的差异 家庭依赖——自立、独立生活 衣食住行父母包办——一切自己解决 固定教室、规定的课程—— 变动的教室、更新的课程 自己的小世界—— 与他人共寝、生活于一个小空间 人际关系的差异 人际关系的解释: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关系,或心理距离。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及组织的直接交往,是个体进入社会,参加社会活动具有直接特征、最为密切的一类社会关系。 不良的人际关系则是指交往双方不能满足各自需要,而产生并保持的一种相互排斥、甚至是对抗的一种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的差异 人际关系比较简单 人际关系复杂化 同学关系: 同一地区、语言风俗一样—— 来自五湖四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触摸中华魂演讲稿03.ppt
- 解读幼儿教师心理健康.ppt
- 计划、总结的写作..ppt
- 角色游戏讲座.ppt
- 计划总结_应用文写作..ppt
-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CS3中文版 项目02 企业办公用品及礼品设计.ppt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计算机科学方向).ppt
- 计算机导论(第三版).ppt
- 计算机应用基础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课件.ppt
- 订房作业与控房技巧.ppt
- 介绍section examples节替代示例.pdf
- 1655 central monitoring station product bulletinCMS中央监控站产品公告.pdf
- ics点击此处添号卫生网.pdf
- 专着发射原则naratriptan hydrochl-盐酸盐含量.pdf
- 2d格式添加下面内容发过来上半bracket.pdf
- 内容综合文案n0 xx markscheme psychology paper 3 hl.pdf
- 互联网工程工作队ietfr housleyrfc7020 txt.pdf
- 题目产业支撑机制与城市发展研究寒假作业农.pdf
- 考试研究指南gendler哲学与人性科学2011 yaleexam study guide april 25.pdf
- 欧姆龙首先安装cxone4.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