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docVIP

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doc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试卷、下列句中括号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A.品位??? 灌注??? 揣摩???B.品位??? 贯注??? 揣测C.品味??? 灌注??? 揣摩D.品味??? 贯注??? 揣摩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 , , , , , 。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 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 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 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 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A.②③⑥④⑤① B.②④⑥③①⑤ C.⑤①②⑥③④ D.⑤②③⑥④① 三、(6分,每小题3分)鉴赏下列两首诗,完成10—11题。 题乌江亭 夏日绝句 (杜牧)   (李清照) 胜败兵家事不期, 生当做人杰, 包羞忍耻是男儿。 死亦为鬼雄。 江东子弟多才俊, 至今思项羽, 卷土重来未可知。 不肯过江东。 10.下列对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胜败兵家事不期”,“事不期”是说胜败之事,不能预料。 B.“包羞忍耻是男儿”,是说项羽遭挫折不灰心,是真正男儿。 C.“卷土重来未可知”,是说如若重振旗鼓,是大有可为的。 D.“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是说人要有骨气,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顶天立地。 11.对两首诗的鉴赏,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A.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否定态度。 B.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肯定态度。 C.李清照充分肯定项羽的英雄气节,赞扬项羽的高风亮节。 D.李清照诗与杜牧诗,对项羽的看法是迥然不同的,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态度。 四、课内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2.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 B.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 C.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成功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侵损 13.下列加点的字与“夜缒而出”的“夜”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B.吾得兄事之 C.越国以鄙远 D.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15. 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秦围郑的原因是郑国在晋文公出亡时没有礼待他,并且从属于楚国。 B.烛之武去见秦君的原因是郑伯向他道了歉。 C.秦伯被烛之武说服了,不仅解除了郑围,而且派将军帮助郑国守城。 D.晋文公不去攻打秦国,表现了他的仁义和明智。 五、课外拓展 文言文阅读(19分)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会洵卒,赐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徙知徐州。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ingmingd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