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教学完整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需求收入弹性 含义: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它是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消费者的收入量的变动率的比值。 2. 需求收入弹性与商品类型 EI 0的商品为劣等品,劣等品的需求量随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减少。 EI 0的商品为正常品,正常品的需求量随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在正常品中, EI 1的商品为必需品, EI 1的商品为奢侈品。 (三)需求交叉弹性 含义: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它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QX ——— QX Exy = ———— △PY ——— PY 2. 需求交叉弹性与商品间的关系 Exy0,互为替代品 替代商品的需求量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 Exy0, 互为互补品 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Exy=0, 不存在相关关系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做出反应。 案例引用: 这几年我国汽车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原因之一是汽车价格下降;原因之二是消费者收入的提高;原因之三是汽车产量的增加;原因之四是汽油、轮胎等配件以及维修服务更加配套、完善。 懂得需求交叉弹性为企业决策和个人投资有很大的帮助。经营别人产品的替代品,势必加剧市场竞争。经营畅销产品的互补品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思路,有的中小企业,靠着为汽车生产配套产品,生产车用地毯、车灯、反光镜等配件,结果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 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汽车密封件的上市公司。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橡胶密封件和汽车用橡胶制品生产、出口企业,产品不仅为国内各大汽车主机厂配套,还打入欧美、日本等国际知名汽车公司的全球采购体系。公司拥有一大批“高、精、特、尖”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试验及检测设备,并建有国内同行业领先的技术中心。2010年中报披露,公司橡胶制品实现收入11.84亿元,同比增长112.51%。公司内销收入7.44亿元,同比增长83.25%。 需求交叉弹性与企业决策 二、供给弹性 1.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商品供给量的变动对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商品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在正常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和商品的价格是成同方向变动的,因此ES为正值。 2.供给价格弹性的分类 (1) ES >1,供给富有弹性 (2) ES <1,供给缺乏弹性 (3) ES =1,供给单位弹性 (4) ES →∞,供给完全弹性 (5) ES =0,供给完全无弹性 3.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1)时间因素 在短期内,供给价格弹性较小。在长期内,供给弹性较大。 (2)生产成本因素 随着产量的增加,生产成本不会增加太大,产品的供给弹性大,反之,供给弹性小。 (3)产品生产的难易程度 容易生产并且生产周期较短的产品供给弹性较大;生产难度较大并且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供给弹性较小。 (4)产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产品替代性大,相似程度高,则供给弹性大;反之,供给弹性小。 三、需求价格弹性和总收益——弹性理论的应用 TR = P×Q 收益取决于价格和需求量 由于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一样,因此对总收益的影响也不同。 案例引用: 两兄弟在同一条街道上各自经营着自己的商铺,哥哥开了一家家用电器商店,销售电视、空调、冰箱等电器;弟弟的商店出售的是粮食、油盐等日用品。 在 “十一”黄金周期间,哥哥采用了减价促销的办法,对店里许多家电品种进行不同程度的降价销售,大赚了一笔。 春节来临,弟弟仿效哥哥的办法,对自己店中的日用商品也进行打折促销,结果不但销售额没有什么增加,利润还下降了不少。弟弟很是苦恼。 哥俩开店 想一想:同样降价促销为什么带来不同的结果? 计算并思考 以化妆品为例,假定它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当价格为500元时,销售量为100盒,现假定化妆品的价格下降10%,请比较总收益有何变化? 如果化妆品的价格上升10%呢? 再以大米为例,假定它的弹性系数为0.5。当价格为2元时 ,销售量为100千克,现假定大米的价格下降10%,请比较总收益有何变化? 如果大米的价格上升10%呢? 思考:一种物品的弹性系数为1时,情况如何? 结论: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缺乏弹性:价格与总收益同方向变化 富有弹性:价格与总收益反方向变化 单一弹性:价格变化对总收益没有影响 案例引用: 《五代史·冯道传》中记载,有一次,明宗问冯道:“天下虽丰,百姓得计否?”道曰:“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