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鄂温克族聚居区考察纪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俄罗斯鄂温克族聚居区考察纪事

俄罗斯鄂温克族聚居区考察纪事 应俄罗斯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国立师范大学之邀,2011年7月2日至8日,我与黑河学院国际交流中心教师、现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国立师范大学孔子学院担任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杨立华老师共同参加了针对俄罗斯阿穆尔州谢列姆真区伊万诺夫斯基村鄂温克族聚居区的中俄联合调查组。鄂温克族是一个典型的跨界民族,在中、俄、蒙黑龙江流域均有,俄罗斯又将之称为埃文基人。在俄罗斯阿穆尔州的腾达、洁雅、谢列姆真三个区域均有分布,我们考察的目的地就是其中之一。 调查组除我与杨立华两名中方成员外,还包括发起方学校的语言学副博士加利尼娜?叶琳娜?列奥尼多夫娜(调查组领队),摄影师伊万诺夫?亚历山大?维克多罗维齐,历史文化学博士后瓦尔拉莫娃? 加林娜? 伊万诺夫娜,阿穆尔国立大学语言学博士莫罗佐娃?奥莉加?尼古拉耶夫娜(在读博士后),俄罗斯科学院雅库茨克远东分院语言学博士、鄂温克族作家卡琳娜,腾达博物馆馆长、民族学家米申科? 谢尔盖? 费德罗维齐,共由8名成员组成。考察组成员每人各有自己的目的。杨立华老师因为正在跟随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国立师范大学语言学博士、东方语言研究所所长、鄂温克语言专家贝科娃教授(也是本次考察的发起人,本来也是要领队前往,可惜由于身体原因被迫取消了考察行程)攻读语言文化学副博士,因此调查的重点是鄂温克语言的流变,为此她精心准备了三种类型的调查表;而我则是从鄂温克历史文化变迁的角度进行宏观考察。现仅将本人考察过程以日记的形式笔录如下。 七月一日 中午,在杨立华老师陪同下,乘船跨过中俄界河黑龙江抵达与黑河市隔江相望的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考察发起方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国立师范大学将我安排进学校招待所。黑河学院设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国立师范大学的孔子学院的老师们也住在该招待所内。目前由于学校放暑假,老师们均已回国渡假,楼内除个别学生留宿外基本空置。 宿舍是一个套间,有单独的卫生间、浴室、厨房、还有一大一小两个卧室。我被安置到小的卧室内,而大的一间卧室已有考察组另一位成员、来自雅库茨克的卡琳娜博士入住。卡琳娜是一位纯正的鄂温克族老太太,今年已60岁,不久将从工作岗位上退休。老人家是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著名的语言学博士,也是研究鄂温克族语言文化成就卓著的学者。卡琳娜出生于阿穆尔州结雅地区的鄂温克聚居区,大学毕业后随丈夫分配到雅库茨克工作。在终身致力于鄂温克民族语言学研究的同时还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传布鄂温克民族文学的作家。曾于2008年中国鄂温克人的赛宾节期间应邀考察过中国内蒙古地区的鄂温克族聚居区。这次堪称是她退休前的最后一次学术考察,为此她还将自己心爱的10岁的孙子盖拉带在身边。孩子很活泼,一会儿的功夫我们就互赠礼物并成了好朋友。 下午,考察组领队列娜博士来了,通报了考察的相关事宜和应付的考察费用。列娜是著名学者、鄂温克族语言专家贝科娃博士的学生,研究生毕业后成为贝科娃的得力助手。这次考察本来是贝科娃博士发起并计划亲自前往的,但由于身体突然患病,便临时委托列娜带队。 路很漫长,我对明天的旅程充满期待。 七月二日 中国时间早晨3点,我们一行九人乘坐包租的、经过车主改装了的、俄国味十足的中型面包车出发了。跨过洁雅大桥、我们一路向东北行进。这次行程,我们带足了干粮,甚至包括9个人的一周的伙食。路虽然难行,但没有宣传和预想的那么差,不过没有想到的是路竟然那么长。沿途车爆了2次胎、加了一次油。在洁雅-布列亚平原上穿行8小时,然后在一家号曰“十字路口”的咖啡馆打尖,买了点饮料就着自带的干粮算作午餐。 当时正赶上一辆返回布市的、来俄罗斯进行木材生意考察的中国人开的车,车主人还打算当天返回黑河。我们告诉他,路途漫漫,即使赶到布市也已闭关了。 在俄罗斯远东做木材生意的中国人很多,他们的触角甚至延伸到原始森林的深处、鄂温克人的游猎区。他们的砍伐虽然得到地方政府的允许或合作,仍然引起部分俄罗斯人的不满,指责政府为了钱和私立与中国商人勾结出卖国家森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 午餐后我们开始进入山区。此后的5个间竟然无一户人家,只有荒寂的山石、林木、河流以及无有尽头的路。过了第二个渡口,已是黄昏时刻,摆渡的老乡告诉我们,快到了!当时感觉一下子轻松不少,毕竟已连续坐了15个小时的车,当时真有说不出的胜利在望的成就感。我们兴奋地上车行进,结果又过去了3个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时针已指在了12:30(中国时间10:30)。整个行程耗去了17个半小时! 走下车来,夜幕笼罩的村庄寂然无声。我们首先在一位鄂温克女老乡家驻足。后来才知道,这位女老乡叫****,是该村的副村长,本是乌克兰人,丈夫已过世,有一个20岁的女儿。我们的女队员们就住在这里,男队员被安排到距此不远的男村长谢尔盖家。看来这里接待客人的方式基本与中国相同。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只要客人一来,村长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