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写,编织有意义的生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共写,编织有意义的生活

共写,编织有意义的生活 ??????? 为什么要共写?谁和谁共写?共写的意义在哪里? 文字,是心灵里开放出的花朵。日记,原本就不是为了锻炼写作能力。新教育的倡导人朱永新教授说,日记是道德长跑。那么,在这条长长的跑道上,谁能牵着孩子的手一起走过?老师、孩子和父母一起,用文字,来编写有意义的生活——这就是共写的意义所在。 我和我的学生、家长一起写日记,是从一年级就开始的。但是,有目的的共写,是从三年级开始的。我把自己的每篇日记打印出来,粘在每个孩子的日记本上——这是最好的发表。 (1)关于《父与子》 2006年11月13日——23日 【教师日记选】 ???????????????????????? 我们一起来写《父与子》 亲爱的家长、孩子们,不要小看了这套《父与子》漫画书,这和《老夫子》是截然不同的品位。《老夫子》是快餐,是一种流行文化,《父与子》是真正的经典。大家已经看过前言了,这样幽默、风趣,充满了爱和智慧的一幅幅画,竟然来自德国纳粹时期。仔细看每一个故事,相信大家一定会被画里面浓浓的爱所感染——这对永远都消停不下来的父子啊!对生活的热爱,对新奇事物的探究,也许正是我们所缺乏的。 从今天开始,我们也读也写《父与子》吧。老师和大家一起写,好吗?这么有趣的漫画,文字也要有趣才能搭配起来呀! ?????????? (一)差透了的家庭作业 这是一位永远都穿着黑色夹克的父亲,名字叫卜劳恩。 儿子呢,叫克里斯蒂安。 这天晚上,克里斯蒂安坐在桌子前写作业。“恩?这道题怎么做?”他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急得他呀,抓耳挠腮,两条腿盘在一起,手指头咬来咬去——还是做不出来! 卜劳恩踱着方步走过来,看见儿子痛苦的样子,他的眼睛,瞪的和圆球一样大啦! “什么题把我儿子难成这样子了?”他笑着,把儿子抱在怀里,“来,老爸想当年可是每次考试都第一名的,我来替你做吧!” 于是,卜劳恩就坐在了桌子前,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替儿子写作业。 第二天.老师检查昨天晚上的家庭作业。 “恩?克里斯蒂安,你的作业怎么都做错了?简直一塌糊涂!” “老……师,我……的作业,是爸爸做我的。” “什么?你爸爸做你的?”老师怒火中烧,“放学后,我找你爸爸去!” 克里斯蒂安惴惴不安:老师要找我爸爸了!怎么办呢? 放学后,克里斯蒂安领着老师的手,来到了他们家门口。 “丁——零——” “哦,是儿子放学回来了。”卜劳恩高兴的来开门。可是—— 他看到了谁?气得胡子都翘起来的老师哦! “老师,您今天怎么有空来了?”卜劳恩惊奇的说。 “板凳呢?”老师揪着卜劳恩的耳朵就来到了屋子中间,“你看你昨天晚上做的家庭作业,简直差透了!那么简单的题都做错了,还不挨打?” 老师说着,就把卜劳恩摁在板凳上。“啪——啪——啪——”几个巴掌就下去了! 哈哈!差透了家庭作业啊,挨打的是爸爸! 【学生日记选】 锻炼成名手 淄博市临淄金茵双语学校三年级三班? 李沂晓 早晨起来空气好 父子俩人去做操 伸伸手 弯弯腰 准备动作全做好 嘿哟嘿哟举杠铃 一气举了五百下 啪嗒啪嗒跳跳绳 一人跳了六百下 忽悠忽悠玩单缸 一人转了七百圈 哈嘿哈嘿举哑铃 一气举了八百八 精神抖擞力无穷 握起小儿举半空 儿子丝毫不示弱 举起老爸更轻松 奉劝各位小朋友 锻炼就能成名手 不信你就试试看 要是爸妈想揍你 统统把他们扔上天 【家长日记选】 告别 ??????????????????????? 李沂晓妈妈? 刘丽娜 晚上和李沂晓一起翻看卜劳恩的照片,她指着克里斯蒂安的照片说:“哇,跟他的爸爸长得好像啊!” 因为心里想着他在41岁就死去了,因此看到克里斯蒂安快乐的样子,格外觉得心疼和难过,就没有和李沂晓继续讨论。她练琴趣了,我就想找一篇来写。 一下就翻到最后一页:告别。心里竟然是很想哭的那种感觉。 又翻到前面,算他去世的时候克里斯蒂安的年龄:1934年三岁,1944年就是十三岁了。心里略微觉得有些安慰,可是真的忍不住掉眼泪,因为看到他给妻子诀别时的信中的话:“带着幸福的微笑,我去了。” 后面洪佩奇的介绍中说:“其中一本豪华大画册是卜劳恩的儿子给父亲出的纪念集,全面的介绍了卜劳恩的生平与作品。”终于觉得比较放心了。 “告别”这一幅,是全书的最后一副,我愿意把它看成:卜劳恩带着对妻子和儿子的深深的爱去了最美丽的天堂,他的灵魂,成了最热烈的太阳和最温柔的星星的一部分,永远永远,跟他的妻子,跟天下一切美好的事物相伴…… (李沂晓让我给她念我写的,哭的眼睛红红的。我就先跟她出去玩了一会儿,回来索性把前面的介绍读给她听,免得她更觉得神秘。) (2)关于《獾的礼物》 2006年11月25日——11月28日 【教师日记】 我的礼物 ——写给我的32个孩子们 今天我们一起读《獾的礼物》,这是一个悲伤中充满了温暖的故事。常严一说,当妈妈看到獾死后下雪的那片蓝天时,眼泪就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