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学案:2.2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人民版必修一)[ 高考].docVIP

高一历史学案:2.2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人民版必修一)[ 高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学案:2.2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人民版必修一)[ 高考].doc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课时目标 概述三元里抗英、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反帝运动和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事迹。体会中国近代爱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认识近代列强未能把中国沦为殖民地的原因 二、课前——结构化预习、自主生疑 (一)结构化预习:①认真预习教材,用黑色或蓝色笔规范地标注下列知识,划出关键词句;②用红笔标注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或提出你的疑问; ③用心记住最基础的知识和概念。 1.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1)原因: 。 (2)经过: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包围了四方炮台的英军,并诱敌至 牛栏岗,进行围攻。 (3)意义: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 的大规模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2.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将侵略魔爪伸向中国 、 等地区。 和 都力图在新疆扩张侵略势力。 ③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 入侵新疆。 (2)经过:1876年,收复北疆大部分领土;1880年,左宗棠在哈密建立抗俄军事基地。 (3)结果:1881年,中俄签订 ,中国收回伊犁;1884年在新疆设立 ,加强对新疆的控制。 3.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1)黄海海战: ①海战的爆发: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护送清军去朝鲜,返途中遭到日本舰队的袭击。 ② 结果: 伤亡惨重,但主力尚存。李鸿章命令北洋水师避入 军港。日军从海陆两路夹攻威海卫,北洋舰队 。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①背景: 。 ②参加台湾保卫战的力量主要有两支:一支以 、 为首的义军;另一支是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 ③意义:歼灭了三万多名日军,台湾军民为 ,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4.义和团反帝运动 (1)兴起的原因: 。 (2)发展:山东巡抚 血腥镇压,山东义和团转移到直隶,与当地义和团一起,向 发展。 (3)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标志着义和团运动到达了顶峰。 (4)意义: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阻止了 。 (二)预习检测 1.下列关于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发生在《马关条约》签订以后 B是在清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 C台湾各族人民纷纷参加抗日斗争 D台湾军民的反割台斗争长达5个月 2.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 A.镇压一招抚一镇压B.招抚一镇压一利用 利用一镇压一招抚D.招抚一利用一镇压 日期 自评 组评 三、课中——合作探究、互动解疑 (一)图文说史 1、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指挥旗与张维屏《三元里》 “三元里前声若蕾, 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 乡民合力强徒摧.” ――张维屏《三元里》 2、义和团揭帖与“扶清灭洋”旗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 上行下效,民冤不伸。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 洋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 (二)互动解疑 1、近代前期中国军民维护主权的斗争可分为哪两大类?试以表格归纳法归纳其概况。分析这些斗争的共同特点,说明近代西方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原因何在? 2、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教材相关史实,分析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材料一:一八八一年后北洋海军未增船,舰炮皆旧,而日舰有九艘购造于一八八0年以后,舰炮皆新 ——据《李鸿章奏稿》卷七十八 材料二:赫德说:“北洋舰队克虏伯炮有药无弹,阿姆斯特朗炮有弹无药。汉那根想要凑集够打几个钟头的炮弹以备一次海战,迄今无法到手。” ——《中国海关与中日战争》 材料三:“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太后即命提款,营构颐和园。问海军衙门所管何职,则颐和园之工程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四:在签定《马关条约》时,中国代表李鸿章和日本使节伊藤博文之间曾有过以下对话: 伊藤:十年前,我在天津时曾同大臣(李鸿章)谈过改革问题,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件事情得到改革或改进呢?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ingmingd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