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性能的桥梁抗震设计文档
桥梁地震灾害概述 桥梁种种震害带来思考 * 桥梁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 一阶段抗震设计思想 以结构强度作为破坏准则 静力法:1899年日本的大房森吉 反应谱法:1943年美国的M.A. Biot提出,1948年G.W. Housner提出基于反应谱理论的抗震计算的动力法 线弹性单自由度 反应谱 综合影响系数 多自由度反应谱 * 桥梁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 一阶段抗震设计思想 反应谱概念: * 桥梁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 一阶段抗震设计思想 设计反应谱概念: 不同自振周期的单自由度系统在不同地震时程波作用下的峰值加速度反 应按照场地和概率水平进行光滑化包络处理,即设计反应谱。 * 桥梁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 一阶段抗震设计思想 静力法:忽略了地面运动特性和结构的动力特性。 反应谱法:综合影响系数取值过于笼统,无法考虑地震波 输入的相位差、非线性二次效 应、结构-基础- 土共同作用等。 * 桥梁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 两/三阶段抗震设计思想 破坏准则兼顾结构强度和变形 二阶段设计:保证结构的强度;验算结构的变形(延性) 三阶段设计: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设计地震 超设计地震 中等地震 动态时程分析法 * 桥梁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 我国现行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 采用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水准设防目标和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 采用弹性方法计算桥梁在小震作用下的强度,用计算所得的组合内力验算构件截面; 考虑结构的延性,并引入能力保护原则,进行桥梁在大震作用下的变形/延性指标验算; 桥梁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大多是通过构造措施获得。 * 桥梁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 我国现行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地震水准、性能目标和性能指标 地震水准 性能目标 性能指标 多遇地震 (重现期根据桥梁分类为25~100年) 不受损伤或不需修复可继续使用 强度 基本地震 (重现期475年) 可发生局部轻微损伤,经简单修复或不需修复可继续使用 不明确 罕遇地震 (重现期大约2000年) 应保证桥梁不致倒塌或产生严重结构损伤 位移/延性 * 桥梁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 我国现行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桥梁抗震设防类别 设防目标 E1地震 E2地震 A类 一般不受损伤或不需修复可继续使用 可发生局部轻微损伤,不需修复或经简单修复可继续使用 B类 一般不受损伤或不需修复可继续使用 应保证不致倒塌或产生严重结构损伤,经临时加固后可供维持应急交通使用 C类 一般不受损伤或不需修复可继续使用 应保证不致倒塌或产生严重结构损伤,经临时加固后可供维持应急交通使用 D类 一般不受损伤或不需修复可继续使用 * 桥梁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 我国现行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不足 设计方法:实质依然以基于强度为主,辅以延性或位移验算,难以对桥梁进行经济性评估。 设防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设防思想规定较模糊,在实际设计中很难控制。 性能指标:“不坏”、“可修”、“不倒”三种设防目标缺乏缺乏明确合理的指标予以保证。 *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的提出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的演化历程 1976年,新西兰学者R. Park提出的基于能力原理的抗震设计,其中已包含许多关于性能设计的思想; 1981年,M.A. Sozen首先系统地阐述了控制结构位移的抗震设计思想;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J.P. Moehle提出了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理论; 1995年,M.J. Kowalsky和G.M. Calvi提出了一种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日学者提出并开始研究建筑结构基于性能/位移的抗震设计,随后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 *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的提出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的演化历程 加州结构工程师协会(SEAOC)在1995年提出的新建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建议Vision2000。在Vision2000中,除了借鉴了ATC-40和FEMA-273中关于性能目标的定义外,还针对结构的重要性和地震设防水准,建立了结构的性能矩阵。 结构的性能矩阵 性能矩阵蕴含了性能 目标选择的两个基本 原则,即在不同的地 震设防水准下,结构 物应对应于不同的性 能目标;对不同重要 性的结构物,性能目 标应有所区别。 *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的提出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的特点 性能目标的多级性:在不同的地震设防水准下,结构满足不同等级的性能要求; 性能目标的可选性:根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开题报告教案.doc
- 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学士论文精品.doc
- 基于单片机的转速表设计推荐.doc
- 基于单片机的酒精浓度检测仪设计推荐.doc
- 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液位实时监测系统_通信工程本科毕业论文推荐.doc
- 基于单片机的频率计设计管理.doc
- 基于受迫振动的连续结构的拓扑设计课件.docx
- 基于微课形式的小学数学低年段教学实践研究-申报表教案.docx
- 基于大数据的油田生产挖掘平台架构的研究及应用开题报告管理.ppt
- 基于因子分析和新陈代谢GM(1_1)的中国能源安全评价推荐.ppt
- 基于用户用途的汽车耐久性试验规范研究精品.ppt
- 基于电化学光整加工的机械密封工作面磨损特性的研究-机械工程毕业论文答辩精品.ppt
- 基于智能手机APP以及云计算技术的巡视通文档.ppt
- 基于组态王的机械手设计报告-工控组态软件应用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精品.docx
-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楼宇火灾预警系统推荐.ppt
- 基于根-冠通讯的果树节水灌溉策略与技术文档.ppt
- 基于微云资源分配放置问题的研究-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档.ppt
- 基于节能的寒冷地区大空间公共建筑空间设计方法研究——开题报告有关.docx
- 基于表型和SRAP标记的切花菊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精品.pdf
- 基于视频的运动车辆检测与跟踪技术毕业论文管理.doc
最近下载
- 2024年中考数学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压轴题(原卷版).pdf VIP
- IBMS楼宇智能化建设方案.pdf VIP
- 春江花月夜.ppt VIP
- 2025年广东省基层住院医师线上岗位培训(口腔学)专业课答案(1-2).docx
- 专题2.3 幂函数与指、对数函数【九大题型】(举一反三)(新高考专用)(原卷版).docx VIP
- 专题11四点共圆模型-【压轴必刷】2023年中考数学压轴大题之经典模型培优案(全国通用)(解析版).pdf VIP
- 管培生面试的问题 .pdf VIP
- 射频电路设计课件.pptx VIP
- 项目方案文档-可靠性保证大纲.docx VIP
- 有孔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