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筋施工工艺1
一、植筋施工位置及规格
1、植筋施工位置:按图纸要求,四层、九层及十层局部新增顶板、顶梁进行结构植筋。
2、植筋规格:
新增梁板植筋规格有10、18、25、28入深度为19d;植筋位置及间距严格按照图纸要求执行。
二、具备植筋施工的条件
1、施工方案经有关各方批准通过,书面技术安全交底明确;
2、操作架搭设安全可靠;
3、使用的植筋胶为A级胶,采用国产植筋胶,有国家检测资质的单位检测报告,并有产品合格证。要求具备耐冻融、抗震、抗疲劳、耐焊接的产品性能检测报告,不腐蚀钢筋。
4、现场具备了植筋施工作业条件,并经建设方、监理方认可。
三、混凝土结合面凿毛:
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对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原结构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并清理干净。
四、植筋位置放线定位:
1、放线定位:钻孔前,按图纸植筋位置、间距及排列要求进行打孔位置放线定位,并用墨斗弹线,同时对植筋点用红油漆点出予以明确,然后请监理核对,确保准确无误。
2、打孔时,应避让原结构内的钢筋,以防止钻头将钢筋打伤、打断。
五、植筋参数:
该加固改造植筋参数如下页表所示,具体位置详见图纸:
植筋参数表(单位:mm)
序 号 植筋直径 钻孔孔深 钻孔孔径 部 位 1 10 19d 14 新增楼板 2 18 19d 24 新增梁 3 25 19d 30 新增梁 4 28 19d 32 新增梁 六、植筋注意事项
1、对结构植筋应进行小样设计,与图纸核对无误并请监理验收后,方可批量生产。
2、对已加工好的结构钢筋注意防锈保护,必要时用防水布进行遮盖。
3、对于已做好的植筋施工后注意保护,防止人为扰动。
4、下道工序施工时(含土建施工)提醒注意对结构筋的碰撞,以保证其几何形状完好。
5、植筋前应对结构孔请监理进行隐蔽验收,办好签认手续。
七、植筋工艺与质量标准:
植 筋 工 艺 质 量 标 准 场地清理
清理植筋作业、材料配制作业现场上的障碍物,并搭设操作平台。 植筋的区域内,地面要清扫干净。
交通通道畅顺,不影施工。 支搭脚手架或平台
根据植筋的类别、位置、标高和现场的实际条件,支搭适用、安全的脚手架或平台。 脚手架和平台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的要求。
符合操作方便、可靠性原则。
脚手架和平台稳定牢固。 电力和照明设备安装
绝缘动力电线与电源可靠连接,并通过架设和支架引入作业区内与电闸箱相联。电源闸箱与操作平台作业工人的直线距离,应满足电工设备的安全距离要求。
现场照明设备,应满足正常作业时的可视亮度和照度要求(包括通道区段的照明要求)。 电力设备、工具和材料及其安装质量均应符合现行技术规范的要求。
电力设备和安装必须通过质量检查和验收。 定位、放线和检查
按照施工图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放线、定位,确定植筋的准确位置。 测量放线,应符合现行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并达到其质量水平。
植筋定位,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钻孔
采用冲击电锤进行钻孔。按照放线定位的位置准确地进行钻孔;孔径、孔深符合设计及产品说明要求。
钻孔深度偏差20㎜。
钻孔时,不得伤害构件内主筋。 清孔
(1)、清除孔内混凝碎块、异物。
(2)、采用带棉丝的清扫杆,清除孔中残余粉尘。
(3)、采用干棉丝清理孔壁粉尘等异物。
(4)、在进行植筋之前,应进行最后一次清孔:采用棉丝浸泡和丙酮液对孔底、孔壁、擦洗除油污。最后,再用棉丝封堵孔口,防止异物落入孔内。
采用探针进孔内检查,确认孔内无异物。
采用顶尖带有棉丝的控杆进行孔内检查,确认无粉尘和颗粒物。
用棉丝的干燥度和清洁度来确认清孔 质量。
植筋粘结合面的处理
(1)、用钢丝刷除去钢筋表面的浮锈、污物。
(2)、用棉丝浸泡和丙酮液,擦洗钢筋粘结表面,清除油污、粉尘等异物。
(3)、经处理后的钢筋,凉置于清洁地面上的支架上。
钢筋表面无浮锈、污物,并显露出一定程度光度亮。
以无松散粉尘、清洁为准。
地面支架以及周围环境无粉尘、杂物,并保持空气流通。 植筋
(1)、注胶
向孔内注入要求的植筋胶。
(2)、插筋
把锚固料灌入孔内,再插入钢筋至孔底,顺时针旋转钢筋,使胶混合均匀。旋转约1~2分钟,调整钢筋位置,并加以固定。
(3)、固化
对采用的各种锚固胶,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固化,在固化的时间内保护钢筋不受搅动。
(4)、检查、验收
植筋位置、尺寸检查、现场抽样进行拉拔。 孔内注入胶量为孔体积的2/3为宜。
旋转植筋时,检查胶的混合体颜色均匀一致为准。
插入钢筋后,应有适量的胶溢出,确认不欠缺胶量。
按产品说明书要求的固化时间作充分的固化,达到规定的强度。
植筋位置、数量符合图纸要求。
密实度以现场抽样进行拉拔试验判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