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评价检测 ppt课件2
答案:在鼎湖山的夜晚,作者谢大光寻觅到了那朵为他绽开的花朵,那就是泉声。因为他在流动的泉声中听到了岁月的流逝,感受到生命在运动。听泉的过程就是心灵净化的过程,他与泉水有了心与心的交流。 * (一)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它没有婆娑( )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2)我怀念着绿色,如同hé( )辙的鱼盼等着雨水! (3)每当遥想过去,我就会浮想联piān( ),好像又回到我们的青年时代,又回到我们并肩战斗的生活中去,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4)它那沁( )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地不曾消逝。 答案:(1)suō(2)涸(3)翩(4)qìn ﹒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我急不瑕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B.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檞树生意盎然,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 C.我们在革命征途上是坚定的,不屈不饶的,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是勇往直前地去奋斗。 D.那也是直挺秀欣的。 【解析】选B。A.瑕—暇;C.饶—挠;D.欣—颀。 3.下列句中加点词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对这些潜滋暗长的腐败现象,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B.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迅速蔓延,让全世界惴惴不安。 C.妙手偶得的文章,往往比苦思冥想的文章更有灵气。 D.经过老师的揠苗助长,他有了很大的进步。 【解析】选D。“揠苗助长”指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是贬义词,与语境不符。 ﹒ ﹒ ﹒ ﹒ ﹒ ﹒ ﹒ ﹒ ﹒ ﹒ ﹒ ﹒ ﹒ ﹒ ﹒ ﹒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白杨礼赞》是茅盾先生写的一篇借物抒情的优美散文。 B.《囚绿记》是一篇以对绿的感情为线索的咏物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C.《草莓》的作者是俄国作家伊瓦什凯维奇。 D.象征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含蓄的表现手法。 【解析】选C。伊瓦什凯维奇是波兰作家。 5.根据所给情境按要求表达。(4分) (1)公共汽车上,手拎一个大提包的你,想要向里面走走,你会对过道上的其他乘客说些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车上,你遇见了小学同学兰兰。她的妈妈是你小学时的班主任王老师,你怎样跟兰兰打招呼,并委托她转达你对王老师的问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麻烦您了,请让一下,我要过去。 (2)嗨,兰兰,这么巧碰到你,王老师身体好吗?麻烦你代我向她问好,有时间我一定去看望她。 6.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节日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品尝浸润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更能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 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任务。(8分) (1)【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 [示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节日:春节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节日:_________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节日:_________ (2)【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 他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故事:__________节日习俗:_____________ (3)【节日论坛】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特别是每一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这种忽视传统节日深层内涵的现象,你如何看?班上同学对此要举办一个小论坛,请你为本次论坛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宣传标语:重视传统节日内涵,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与上句结构相似) 答案:(1)A.中秋节 B.重阳节 (2)屈原投江 吃粽子、插艾叶(艾也叫艾蒿) (3)看法(示例):我们不仅要过“物质的节”,而且要过“精神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