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逢简考察总结-广东省和的慈善基金会.PDF
水乡人家--逢简
逢简考察总结及感想
1、水乡逢简
目 2、考察概况
录
3、逢简影像
4 、学生感想
5、合照留影
逢简村地处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北端,位于西江下游锦鲤江畔,是历史上“桑基鱼
塘”的重要基地之一。逢简村古村四面环水,以水道为界,河涌呈“井”字形,自南往北流
一、
过古村,汇入西江支流,把村落切割成若干小沙岛。村落建筑沿河而建,沿河修筑石磡,长
水 达十余公里,河边树木夹岸。主河涌流向由南往北串村而过,汇入西江支流。逢简以栽桑养
乡 蚕为核心,促使当地的农、牧、渔、副业有机地结成一个整体,再带动缫丝、制糖、饲料加
逢 工,以及商贸、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逢简村北村和南村均以河涌环绕,村内也以河涌相通,河涌就是古村曾经对外重要的交
简 通线路。曾经,河上想必是船艇穿梭,喧闹无比。而今,村内却是寂静安闲。沿岸三三两两
停靠着小舟。现在的行船,仅供偶尔到访的游人游览。郭氏祠堂门前两艘吃水很深的沉船,
裸露在水面的船尖,依然线条凌厉,仍有往昔乘风破浪的遗风。
为了基金会项目的运作收集素材,也更好的让学生切身感受顺德水乡的本土文化气息,我
二、 们师生一共29人于4月16 日到逢简水乡考察。
众所周知,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南番顺”是最为典型的水乡,顺德为其中之一,逢简村又
考 是顺德水乡的代表,故有“岭南周庄”的美誉。现人口有5000多人,主要三个姓氏:李、刘、
梁。该村水道环绕,四通八达,桥梁也多,据记载曾有37座桥梁。居民分住33个坊,共兴建78
察 间祠堂、32间庙宇。这些承载历史文化的建筑,如今多已不复存在。侥幸保留至今的建筑物有
明远、巨济、金鳌三座古桥,其中明远、巨济两桥均为宋朝始建,是当今顺德最有名的古桥;
概 金鳌桥为康熙皇帝赐建。据说拍摄斜阳中的古桥是摄友们之所爱。留存的祠堂,如最著名的
况 “宋参政李公祠”等,也已不多,古民居更加稀少,多数已经改建,旧貌荡然。
到达了村口后,我们根据导游图推荐的步行路线图进行游览。由杏坛镇人口公园开始,经
过了逢简幼儿园、石狮巷桥、郭氏祖祠、游艇码头、和之梁公祠、巨济桥、明远桥、宋参政李
公祠、逢简小学,最后游览金鳌古桥。一路步行,悠闲地欣赏水乡自然风光、百年古树,两岸
新旧杂陈的民居,以及村民平静的生活,街道整洁宁静,很有乡居的质朴和谐的意蕴。
相比于以周庄为代表的精致典雅的江南水乡,逢简显得朴实无华;相比于一些古建筑保存
完好的古村落,逢简显得有些斑驳和不协调。然而散布各处的历史文化遗迹,还是在向人们透
露它曾经有过的辉煌。只有这千年不变的小桥、流水、人家,古埠、老树、斜阳,以及缓慢的
生活节奏,让人感到远离纷扰,享受片刻的安逸闲适。
三、
逢
简
影
像
组图:杏坛镇人口公园
三、
逢
简
影
像
石狮巷桥
三、
逢
简
影
像
三、
逢
简
影
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