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格义到正名——翻译传播中华文化的必要一环.DOCVIP

从格义到正名——翻译传播中华文化的必要一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格义到正名——翻译传播中华文化的必要一环.DOC

从“格义”到“正名” 一一翻译传播中 华文化的必要一环 潘文国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在跨文化传播和翻译屮,“格义”是不可避免的过程。“格义”之后,需要做的 是“正名”,这是纠正“格义”之弊,准确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一环。所谓“正 名”,就是在系统论思想的观照下,重新审视中华文化的译传历史,对重要的 文化术语及其译名进行重新审查和厘定。中华文化传译已经经过了几百年,在取 得很大成就的同吋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受到历史的局限,在译名中有 许多适应西方文化的“格义”之处,影响了屮国文化的传播及其效果。当前屮华 文化的传播正搭上了发展快车道,越来越多的中国译者也走上了中译外的道路。 在这情况下,更需要认真对待“正名”问题。文章对“止名”的重要性、当前存 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 格义;正名;文化;传播; From Meaning-Matching to Name-Rectification, an Urgent Step in Outward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PAN Wen-guo Abstract: Geyi, or Meaning-matching, is an inevitable step in cross-cultural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nd after that, another step, the step of name-rectification, is needed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efects of meaning-matching and get on the right way. By name-rectification, it is meant to re-examine and re-define the important cultural terms and their translations in the light of systematic theory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orld,though having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past hundreds of years, has certain drawbacks. Mainly due to the historical limitation, many meaning-matching translations were created, causing undesirable effect in cultural mutual understanding. Now wc arc in a new period of translating and introducing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orld with more and more people turning to the enterprise. The name-rectification must be brought into full consider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name—rectification, its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ways out. Keyword: meaning-matching; name-rectification; culture; transmission;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对中华文化的传播来说将会是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十年。 随着世界历史上数百年一遇的“大变局”的到来,古老中国正以不可阻挡之势 重新崛起。中国的国际影响在不断扩大,中国正在重新审视她在世界上的地位及 对世界历史发展应尽的道义。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正面临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的 “第二次出发”。 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并不始于今日,早在汉唐宋元甚至更早时期其影响已经远 播到海外。但那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直接辐射,文化典籍也是以原本形式传到 海外,甚至形成了东亚的汉字文化圈,使东亚以及东南亚地区能以汉字为媒介 直接吸收中华文化。这里讲的传播指的是以翻译为媒介的跨文化、跨语言传播, 由于跨越n吾言,其影响所达之处更为遥远。而所谓“第二次出发”是相对于第 一次出发而言的。第一次出发始于400多年前的明末清初,中国文化西传的主体 是传教士和西方汉学家,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