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古佛典序跋的文献价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刍议中古佛典序跋的文献价值.DOC

当议中古佛典序跋的文献价值 赵纪彬 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中古佛典序跋具有重要的佛典文献价值,它保存了原始佛典的原貌、指出了佛典 的价值所在、揭示了佛典名称的内涵、言明了佛典的翻译与整理状况、勾勒了佛 典的流变等、记录Y佛典版本的构成要素。屮古佛典序跋的佛典文献价值,有助 于对原始佛典、汉译佛典文献以及佛教的认识。 关键词: 中古;佛典序跋;文献价值;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佛教文学通史”(项目 编号:12JZD008) Discussion on Literature Value of the Buddhist Preface and Postscript in the Middle Ancient Times Zhao Ji-bin Abstract: The Buddhist preface and postscript in the middle ancient times has important value since it preserves original Buddhist scriptures, points out the value of Buddhist scriptures, reveals connotations of Buddhist names, records the status of translation and col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 draws outline of rheological Buddhist scriptures, as well as takes note of som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Buddhist version. Buddhist literature value contained by the Buddhist preface and postscript in the middle ancient times contributes to understand primeval and Chinese Buddhist literature and Buddhism. Keyword: Middle Ancient Times; Buddhist Preface and Postscript; Literature Value; 古(“中古”始于建安元年(196),止于北宋(960)的建立,横跨七百六 十四年)时期,伴随着佛教在中土的深入发展,域内外人士参与佛事活动的逐 渐增多,佛典的汉译、整理与编纂不断增加,形成于此吋期的佛典浩如烟海,释 裨升的《开元释教录》认为从后汉孝明皇帝永平十年(67)至唐祌武皇帝开元十 八年(730)的六百年间“所出大小二乘三藏圣教,及圣贤集传并及失译,总二 千二百七十八部,都合七千四十六卷”,U1然而这并未包括当时全部的佛典, 由战乱等因素所导致的佛典散佚在所难免。中古佛典的浩繁性,为与之相关的序 文或跋文提供了丰富的写作对象,据许明先生编著的《中国佛教经论序跋记集东 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可知,题写于屮古时期的佛典序跋凡395篇、题写者 凡165人。整体观之,中古佛典序跋蕴含着丰富的佛典文献信息,具有重要的佛 典文献价值。 一、保存原始佛典的风貌 佛典是佛教的主要载体,多编纂于域外,传入我国之后,在汉译与整理的过程 中,它并未被完整保存。大多中古佛典序跋的题写者均参与了佛典的汉译与整理, 在此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原始佛典并在书写佛典序跋时加以记载,原始佛典的风 貌由此得以保存。 (一)成书细节 中占佛典序跋揭示了原始佛典的成书细节。 一是指出原始佛典的生成机制。某些原始佛典由抄集多部典籍而成,写于中古吋 期而未详作者的《杂阿毗昙心序》认为《阿毗昙心》抄自佛所说的经藏,“如来 泥洹数百年后,有尊者法胜,于佛所说经藏之中,抄集事要为二百五十偈,号 《阿毗昙心》”。中古佛典序跋对佛典生成的揭示有时更为精确,其中 以未详作者的《百句譬喻经前记》最具代表性,它认为《百喻经》抄自修多罗藏 十二部经,“修多罗藏十二部经中抄出譬喻聚为一部,凡一百事”。[2]355某 些原始佛典在原有典籍的基础上增补而成,前文所言的《杂阿毗昙心序》曰:“其 后复有尊者达摩多罗,览其所制,以为文体不足,理有所遗,乃更搜採众经, 复为三百五十偈,补其所阙,号円《杂心》。” [2]384该佛典序文认为《杂阿 毗昙心》是达摩多罗在《阿毗昙心》的基础上增补而成。 二是中古佛典序跋指出原始佛典的成书地,支敏度的《合维摩诘经序》认为《维 摩诘经》抄写于维耶离,“然斯经梵木,出自维耶离”。[2]310维耶离,即今 之中印度,在东晋之前的汉译佛典中多指代毗舍离。中古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