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鲫鱼大红鳃-无锡市中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ppt
鲫鱼“大红鳃”传染性疾病的控制 从2008年开始,多地主养淡水鱼类出现鳃部发红出血病,尤其是苏北地区5-7月鲫鱼出现该病的范围尤为广泛,损失较大,当地老百姓将该病称之为“大红鳃”。 2010年以来鲫鱼发生“大红鳃”现象更是相当普遍,发病率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一个阻碍鲫鱼养殖成功的主要因素。广大养殖业者甚至闻“红”色变。这种病症若不及时有效处理的话,很快就会出现规模死亡,给养殖者造成极大经济损失。 “大红鳃症”难以控制的原因 发病原因: 多数在大剂量或多次使用杀虫剂、消毒剂后发病,或者天气突变、雷暴雨过后发病。这时鱼的免疫力低下,细菌感染后很容易发病。 据农业部调查该病只有15%左右系病毒引起,其绝大部分系淡水鱼类养殖常见的嗜水气单胞菌、弧菌造成。 流行情况: 鲫鱼大红鳃病发病期在5~6 月份和10~11 月份,水温20~26℃为发病高峰期,主要危害体重250 克以下的鲫鱼。 当前该病难以有效控制的原因,分析可能是以下几点: 1)当前以嗜水气单胞菌为主要致病菌的鱼病日趋增多,养殖业者施用抗菌药物的品种及剂量日益增广及增多,导致耐药性增加,在控制疾病方面忽略了对耐药菌株的有效前处理; 2)在抑制致病菌的同时,忽略了细菌内毒素的控制; 3)在治疗同时,对于肝胆组织的功能恢复缺乏有效手段; 4)爆发“大红鳃”之前,鱼体可能感染寄生虫,盲目大剂量使用杀虫药,会引起鱼厌食,抵抗力大幅降低,不利于后期“大红鳃”病情控制; 5)长期忽略水质的健康管理,养殖环境生态脆弱,导致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养殖动物免疫力低下,水质或外界环境稍有变化,就极易造成养殖动物爆发疾病。 预防:重视改水改底,多施用微生物制剂,保持水体生态平衡,抑制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杜绝疾病爆发根源。 治疗:多途径用药方案1)直接服用添加了RJ因子的“中意1号”。RJ是一种可提高致病微生物敏感性的生物活性物质,可提高致病微生物敏感性,从而在低浓度的情况下,提高杀菌效率。 2)在抗菌药物里加入内毒素拮抗剂,抵抗细菌内毒素,避免继发性疾病发生。3)投喂六味地黄散及人参皂甙,有效修补破坏的肝组织;亦可根据病情在饲料中添加VC或免疫多糖等抗应激成分等,提高鱼体自身免疫能力,外用卫克300克/亩.1米水深。 4)减少饲料的投喂量,为正常投喂量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谢谢! Thanks! * 无锡市中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该病具体症状如下: 病鱼黑瘦,眼球突出,鱼的鳃部水肿、出血呈鲜红色 。 解剖病鱼,可见肝脏出血,严重的伴有肾脏等内脏器官出血,肝变异。 发病后期,病鱼在水面及池塘四周浮游、无力。 病鱼死鱼大多体表完好,少数有鳍条基部、体表出血的现象,病鱼鱼鳍外缘色浅发白。 通常泄殖孔无红肿现象,但解剖时有淡黄色腹水流出。 应对措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速钢深冷处理的现状与问题-中国工具信息网.PDF
- 高酯纯铝必属佳材.PDF
- 鸦片战争第一阶段的结果.ppt
- 麻风病概述龙恒文山州皮肤病防治所-中国麻风防治协会.ppt
- 黄圃镇2017-2019年三年绿化美化提升工作方案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doc
- 黄河颂-太仓市沙溪一小.ppt
- 黄漠奇闻-行知阅读.PDF
- 黄金色铜粒子制取技术的试验研究-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PDF
- 黎明的香草植物.PDF
- 黑头发、卷头发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ppt
- DB4405T288-2019 嘉氏羊蹄甲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2T 1759.2-2021 生草栽培技术规程 第2部分:桃园.docx
- DB3711T149-2023 湿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docx
- DB61_T 582-2024 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横山羊肉.docx
- DB4401_T176-2022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技术规范.docx
- DB43/T 2378-2022百合鳞茎腐烂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ocx
- DB45T2460-2022 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种养技术规程.docx
- DB4409T18-2021 黄皮嫁接育苗技术规程.docx
- DB3701T 485-2024 金银花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5106T08-2020 市场监管执法队伍行为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