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山区鲁甸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docVIP

乌蒙山区鲁甸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乌蒙山区鲁甸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 第一章 基本情况 第一节 规划范围 本规划区域范围依据连片特困地区划分标准及经济协作全面规划,全县辖9乡3镇,(梭山乡、龙树乡、新街乡、乐红乡、小寨乡、江底乡、火德红乡、茨院乡、桃源乡、文屏镇、龙头山镇、水磨镇);80个村委会和4个社区,国土总面积为1489平方公里。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4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59万人,占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0%;人口密度277人/km2,城镇化率25.5%,人口自然增长率7.5‰;这块有着灿烂历史文化的土地,境内孕育着勤劳、善良、淳朴、热情的汉、回、彝、苗等14个民族。根据1196元扶贫标准,全县尚有贫困人口13.1万人,占总人口的32%,其中绝对贫困人口5.8万人。按照2300元的扶贫标准,全县还有28.9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7.43%,属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自然条件 鲁甸县位于乌蒙山区域发展的核心地带,是连接乌蒙山区域发展的中转枢纽站,是滇东北经济增长极的核心板块。乌蒙山区鲁甸区域属山地季风气候明显,由一江(牛栏江)、两山(乌蒙山、五莲峰)、三河(龙树河、沙坝河、昭鲁河)、两个坝子(文桃坝子、龙树坝子)构成。境内最高海拔3356米,最低海拔568米,年平均降雨量923毫米,年平均气温12.1℃,无霜期221天,立体气候明显,属低纬高原季风气候。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境内全长101公里的牛栏江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00万千瓦,主要矿产有银、铜、铅、锌、镁、铝土矿、石灰石、铁等10多种,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区内森林覆盖面积69.1万亩,覆盖率31%。生物物种多样。核桃、花椒、苹果、樱桃走俏省内外。 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亿元,是2005年的2.2倍,年均增长17.5%;固定资产投资达25.8亿元,是2005年的4倍,年均增长31.5%;工业总产值达24.3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0.4亿元,是2005年的4.8倍和4.4倍,年均分别增长37.1%和34.4%;财政总收入达3.61亿元,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7亿元,是2005年的5倍和4倍,年均分别增长38%和32.6%;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572元和12375元,是2005年的2倍和1.7倍,年均分别增长14.9%和11.6%。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建成昭巧二级公路,实现昭鲁15分钟经济圈,牛栏江梯级电站开发初见成效,启动月亮湾中型水库建设,初步构筑了鲁甸在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奠定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和条件。 社会事业。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全面实现“普九”, “两基”攻坚顺利通过国检,“十一五”期间,新建校舍面积20.2万平方米;建成卫生设施3.96万平方米,新农合参合大166.3万人次,累计减免资金1.32亿元;新增城镇低保对象2219人,农村低保对象7693人,6436个城镇低保人口和33331个农村贫困群众纳入低保;新增就业岗位7950个,全面消除零就业家庭;解决5.1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建设廉租住房3.54万平方米,拆除重建农村危房4470户,加固4324户;实施水利工程6964件,累计解决12.5万人和5.36万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新农村建设390个;建设沼气池26407口;实施农村电网改造4.28万户,改造率达65%。 民族文化。片区民族融合和文化开放程度高,内外交流不存在语言文化障碍。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以回族、彝族、苗族、壮族文化为特色的多民族地域性文化,民俗风情浓郁,民间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连续两次被国务院授予 “民族团结先进县”,各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节 贫困状况与特殊困难 贫困面广量大,贫困程度深。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72元,仅相当于全省3952元的65%。按照2300元扶贫标准,全县还有28.9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7.43%。《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实施期间,乌蒙山区鲁甸区域共确定56个贫困村,大多数贫困群众还存在就医难、上学难、出行难、饮水难、社保低、住房差、增收难等。 基础设施薄弱,市场体系不完善。全县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功能不全,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交通基础薄弱,高等级公路少,乡村公路晴通雨阻,路网结构不合理,网络化程度低;农田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载体薄弱;水利基础设施落后,病险河道多,管网、沟渠配套差,农业水利化程度低,农田有效灌溉率仅为25.8%,低于全省 12.2个百分点;城乡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区内仓储、包装、运输等基础条件差,金融、技术、信息、产权和房地产等高端市场体系不健全。产品要素交换和对外开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